機構:地價連續四個月下跌 下半年土地市場料將加速降溫
當前,全國土地市場分化嚴重,一線城市成交量進一步萎縮;二線城市呈現降溫趨勢;三線城市則量漲價跌。8月1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8年7月40城土地市場報告》顯示: 7月份,受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環比下跌,土地出讓均價連續四個月同比下跌。今年以來,土地成交溢價率保持低位,多項指標增幅有所收窄。
從土地出讓面積來看,7月份,易居方面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3946.4萬平方米,環比下跌2.8%,同比增長11.7%。40城整體環比增幅由6月份的44.4%轉跌至-2.8%。易居方面指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6月份一二線城市環比跌幅較大,分別達到了25.2%和11.6%。
從土地出讓金收入來看,7月份,40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2138.4億元,環比上漲19.3%,同比下跌5%,土地出讓金連續2個月同比下跌。2018年1月至7月,40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累計收入12591.3億元,同比增長10.5%。
從價格來看,7月份,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458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同比下跌13.5%。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分析表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在于,一是整個土地市場降溫明顯,甚至多個熱點城市出現土地流拍的現象;二是三線城市成交比重增加,成交結構的變化拉低了成交均價。”
最后,在土地成交溢價率方面,7月份,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19.1%,與6月相比下降1.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9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看,土地成交溢價率可以反映市場的冷熱程度。綜合以往數據,受監測城市的土地溢價率曾經在2016年9月達到歷史高點,當年全國“地王”頻現。2016年9月,政策開始由松轉緊,各類調控政策不斷在熱點城市蔓延,市場逐漸降溫,土地成交溢價率也進入下行通道,下行趨勢延續至今。
沈昕表示,“需要指出的是,過去一年土地溢價率快速下滑,也與熱點城市限地價有關。預計2018年全年40城土地成交溢價率仍將穩定在較低區間。”
“7月份,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與6月份相比小幅下跌,年初累計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增幅也有所放緩。同時,40城土地成交均價也連續4個月同比下跌,整個市場呈現降溫態勢”。沈昕進一步分析認為,考慮到各地市場的逐漸降溫和房企資金趨于緊張,房企購地節奏將有所放緩,預計今年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的增幅將介于2011年和2014年之間,全年全國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增幅在3%左右。
不僅如此,沈昕認為,“隨著金融環境的收緊,房企的資金壓力逐漸加劇,購地方面也會更加理性,近期部分熱點城市的土地市場已經呈現降溫態勢。預計隨著土地市場的降溫,土地出讓金收入的同比增幅將逐漸步入下行通道。”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沈昕分析預測,“在調控趨嚴和金融環境趨緊的背景下,房企的資金壓力將逐漸加劇,預計全國的土地市場仍會逐漸降溫”。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