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網絡薦股的套路:假薦股真詐騙
“專家指導”“短線消息”“黑馬行情”“先賺錢后分成”……如今,網絡社交平臺充斥大量薦股信息,魚龍混雜。近日本報收到多封讀者來信,反映“假薦股、真詐騙”的問題。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假薦股真詐騙,聲稱提供專業指導,實則騙取會員費
重慶市銅梁區的韓先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股民,平時沒事就喜歡炒股,前段時間3只股票被套牢了。今年6月的一天,突然有一個美女頭像的微信賬號主動添加韓先生為好友,并且自稱是一家綜合理財的投資機構業務員。韓先生隨即展示了一些聊天記錄——
業務員:“你的股票被套了嗎?”
韓先生:“嗯,是的。”
業務員:“加入我們,成為會員,就有專門的指導老師幫你解套、調倉,彌補損失。”
韓先生:“有沒有試用期呢?”
業務員:“沒有試用期,但是目前正好在搞新會員加入的促銷活動,三個月指導只需1880元!”
“相比解套后彌補回來的損失,1880元似乎并不算貴。”韓先生告訴記者,他隨即把姓名、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都發給了業務員,并且第一時間微信轉賬1880元。
很快,業務員向韓先生推薦了一位“老師”,并且加韓先生為好友。詳細詢問韓先生股票情況后,“老師”進一步給予“專業指導”,推薦了幾只股票。對此,韓先生滿懷期待,沒想到賠了夫人又折兵,前期股票還沒解套,新購買的這幾只股票又損失慘重。“我按捺不住咨詢老師,可得到的回復是,現在股票行情不穩定,更賺錢的方法是炒黃金。只需下載一款APP,并首次投入10萬元激活賬戶……”韓先生說。
看“老師”說得不靠譜,韓先生扭頭就去找之前的“美女業務員”,結果遲遲等不到回復。直到這時,韓先生才覺察上當了,趕緊報了警。
今年以來,重慶警方接到多起“薦股”類詐騙報警。經過綜合研判,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掌握到這種專門針對股民的詐騙新手法。“詐騙分子冒充證券行業工作人員,與受害人主動聯系,假意詢問股票盈虧情況,并聲稱有專業股票分析團隊指導和掌握內幕消息,可以在股市上快速賺錢,引誘受害人加入會員。”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案件研判大隊負責人王司達說,“他們的目的就是騙取會員費,所謂的薦股,很多時候其實是隨意推薦的,業務員在大盤上隨意搜索到哪只,就推薦哪只,沒有任何專業含量。”
先賺錢后分紅、虛假截圖,非法薦股貓膩多
在了解韓先生的遭遇后,記者上網搜索網絡薦股,試圖進一步挖掘更多的薦股騙局。“股票薦股群”“黑馬薦股體驗群”“短線解套薦股群”……群名五花八門,有些需要付費入群,并且群介紹都很有誘惑力,比如“我們為每一位身在散戶陣營的戰友們謀福利!”“每天推薦一只有漲停板潛力的股票,每天為朋友們解套……”
在加入一個免費薦股的微信群后,群主第一時間添加記者為好友,“我們天天薦股,全部免費。滿意之后再談合作,三七分成,一票一結。”隨后的幾天,記者在群里仔細觀察,群主的確是每天都在薦股,并且有些股票真的升值,很多群友表達感謝。與此同時,群主不停地與記者聯系,提出“要想有更多推薦、更快賺錢,可以加入我們成為會員。無需繳納會員費,只要達成一個協定,推薦的股票升值了,要三七分成。”
這就是典型的先利誘、再挖坑。記者向警方求證時,王司達表示,“有些詐騙分子是以簡單地騙取會員費為目的,有些騙術更有迷惑性,冒充股市大神,先薦股展示實力,取得你的信任,再談合作和分紅,實際上他們只會分享你的收益,但不會幫你分擔虧損。有時他們還會聲稱由于無權知道、操控你的倉位和交易,需要你先繳納一筆保證金,這也是騙錢的一個說辭。”
至于詐騙分子有時推薦的股票真升值,警方給出很多可能性的解釋,比如有漲有跌的概率問題,一些公司突然披露利好信息。還有一些詐騙分子是利用“盤后股”欺騙受害人。
據介紹,大盤中總有一些單價偏低、績效較差的垃圾股。一些內線莊家、薦股公司勾結串聯,先惡意買進一些籌碼,收盤后再把次日即將暴漲的消息傳給股民。第二天、第三天股價果然被拉升后,被騙取信任的股民真的會向薦股公司繳納會員費,或者直接進倉。結果再過幾天,股民虧得很慘,因為內線莊家已經悄悄地在高位出貨了,基本保證不虧甚至微贏利,而薦股公司總是可以從中賺取一筆“推介費”。
記者調查中,還有很多讀者反映,他們被“薦股軟件”忽悠了,剛開始免費使用,后來被要求充值付費,才可以升級軟件并獲得更多功能,交錢后反而失靈了;還有一些人被詐騙分子專門打造的“漂亮的K線”蒙騙,實際上這些截圖上的走勢、股票代碼都是被篡改、剪輯的。
警方提醒:如果真是“股神”包賺不賠,何苦要把利潤讓給你
為何會出現五花八門的薦股騙局,它們是如何逃避打擊、非法牟利的?記者從一座高檔的寫字樓里了解到端倪。
繁華的鬧市區、高檔的寫字樓、豪華的裝修,置身于此的逍潤投資有限公司看起來很體面,其實并沒有取得任何證券行業的從業資質,只是一個從事薦股騙局的犯罪窩點,公司負責人陳某是一個80后。“以前在一個類似的公司上班,覺得這種經營模式很賺錢,我學會了就自己開了公司。”為了逃避打擊,陳某等犯罪團伙還會頻繁更換公司地點,沒過幾個月公司就會整體搬遷。
走進辦公區域,行政部、市場部、分析部等部門一應俱全,市場部下設多個團隊,主要負責聯系客戶、拓展市場。“這家公司剛成立就立下了幾個招聘原則,比如涉世不深的應屆畢業生,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一般、經濟欲望比較強烈的,對金融缺乏了解的‘小白’,這樣不易發現公司業務是違法的。”據王司達介紹,很多應屆畢業生甚至在校大學生“稀里糊涂”加入陳某公司,他們也是被迷惑蒙騙了,也是受害者。
“我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投遞了一份簡歷,并非金融專業出身,沒想到也收到了錄用通知。這家公司給出的工資待遇比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要高,并承諾‘發展客戶越多,提成越高’。”員工小王說。
入職后便是培訓,可培訓內容并非深奧的證券知識,而是一些簡單話務。自此小王搖身一變,成為“證券行業工作人員”,每天坐在電腦前,拿著數張電話卡和數不清的股民信息,挨個撥打電話。
“騙錢是公司的目的,但日常運營很謹慎小心。業務員與股民取得聯系后,會根據股民的相關情況進行甄別選取,如果了解到對方是貸款、借錢炒股,便會放棄引誘,以免惹禍上身。”王司達說,“選定股民后,便要求繳納980元、1880元、2980元等不同檔次的費用,成為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的會員。如果對方主動要求長期合作并愿意繳納更多費用,業務員有時會以客戶資金太大、股市有風險等理由拒絕,害怕時間久了露餡。整個交流過程中,業務員還會有意隱去真實的、工商注冊的公司名稱。”
一段時間的工作讓小王有所察覺,經過與老員工的溝通交流,他更加確定這是一個騙局。“有人離開了,也有人覺得沒事,每天還在誘騙客戶。”在利益的驅使下,小王選擇了留下,直至東窗事發。
據了解,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薦股騙局”的高壓嚴打。今年以來,歷時4個月,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深挖嚴打,輾轉多地,成功打掉以陳某、胡某某、劉某某等為首的犯罪團伙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84名,凍結涉案資金1800余萬元。
“如果真有包賺不賠的買賣,真有‘股神’,這些人何苦費盡心思、冒著被打擊的危險把股票利潤拱手相讓。”重慶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應盡量到正規金融機構進行投資,如果在網絡上遇到陌生人介紹“炒股大神”“內幕信息”,或遇到自稱某機構發展會員、代人“建倉”、提供“個股”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加以甄別。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 去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水平有較大提升 干線運輸時限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