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再落一子 首家外資控股券商獲批
11月30日晚間,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近日依法核準UBS AG(瑞銀集團)增持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股比至51%,核準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實施后,證監會核準的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此前,瑞銀證券的股權結構為:北京國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外資方瑞士銀行有限公司持股24.99%,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0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瑞銀證券從證監會受理其變更實控人申請,到正式核準其變更實際控制人,前后歷時212天。
4月28日,證監會公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同時宣布,從“即日起,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該辦法和服務指南要求,向證監會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者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此后,陸續有外資機構向證監會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者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等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擬持股51%。
據不完全統計,自1995年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合資券商已有中金公司、瑞銀證券、中銀國際、高盛高華、東方花旗、瑞信方正、摩根華鑫證券、中德證券、申港證券、華菁證券、東亞前海證券和匯豐前海證券。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目前合資券商僅10家左右,且規模大多偏小。本次開放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目前國內金融業向行業龍頭集中的趨勢。但從長期看,外資機構可能在某些具有成熟經驗的特定領域形成優勢,從而改變國內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的現狀。更為重要的是,放寬外資準入將成為國內金融機構轉變經營理念、規范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有利于金融行業整體優化。
愛建證券分析師張志鵬認為,伴隨證監會率先公布券商開放政策,券商成金融業開放的急先鋒。短期來看,由于外資券商受限于資本管制,同時缺乏廣泛的客戶群體,持股比例放開對我國證券行業發展不會有太大沖擊。長期來看,隨著金融開放不斷持續,國外頂尖投行的進入不可避免地會侵占部分券商在部分領域的市場份額。這一輪金融對外開放有望發揮“鲇魚效應”,加速我國證券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在金融開放的格局下,我國證券行業必須要做大做強。未來證券行業兼并整合進程將會加快,強者恒強格局將得以強化。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
- 蕪湖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