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半年考”答卷?
又到年中關鍵時。7月15日,國新辦發布會現場,中外記者爭相涌入——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半年考”答卷,牽動全球目光。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3%、消費增長貢獻率超六成、就業指標完成近七成、夏糧再獲豐收……透過中國經濟大數據,一幅穩中有進的經濟畫卷躍然眼前。
7月9日,工人在重慶鵝公巖軌道專用橋施工現場作業。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來之不易的“高含金量”成績單
環顧全球,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可謂來之不易。
這是“穩”字當頭、好于預期的增長——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維持在5%左右較低水平;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2%,物價延續溫和上漲態勢;6月末,外匯儲備規模31192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182億美元……綜合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基本面指標,中國經濟依然穩健。
“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如此點評。
職工在位于吉林長春的一汽紅旗總裝車間內進行車輛裝配作業(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這是邊際改善、穩中向好的增長——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前5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比上月加快1.2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
“這些指標確實還面臨下行壓力,但支撐它們平穩運行的有利因素也比較多。”毛盛勇分析,市場活力不斷激發,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等,都有利于這些指標在下半年保持平穩。
這是高含金量、全球領先的增長——
4月13日,顧客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購物。今年一季度,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店消費547.03萬件、購物人數102.64萬人次、購物金額4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3%、20.36%和29.24%。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5%,跑贏GDP增速0.2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此外,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也由負轉正。
透過一系列民生福祉、企業效益、生態環保等指標,中國經濟呈現出更有質量、更有溫度、更可持續的發展之勢。
“在全球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的總體趨勢下,中國經濟上半年6.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還是名列前茅的速度。”毛盛勇說,6.3%的增速來之不易。
面對下行壓力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更大力度改革開放,更好創新宏觀調控、優化營商環境、大規模減稅降費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穩中有進……
正如此前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些嘉賓所言:中國經濟用非常好的成績單回答了外界質疑,那些預測中國經濟衰退的聲音都錯了。
觀眾在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內參觀(4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穩中有進的高質量發展“大棋局”
在速“穩”的背后,是不斷邁向質“優”的中國經濟。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4.9%,比第二產業高15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日均新設企業1.94萬戶,截至6月底各類市場主體達1.16億戶……
一組年中數據,折射出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7月11日,在河北內丘工業園區一家制衣企業,當地婦女在生產車間加工服裝。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大推力火箭、高鐵、飛機、豪華汽車和智能手機……這些都是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的“客戶”名單。這家昔日因生產門窗等普通建材出名的傳統制造企業,正煥發新的活力。正是因為堅持創新,這家公司今年前5個月產值同比增長12.22%,外貿出口銷量增長24%,實現逆勢上漲。
優結構、提質量、抓機遇,不僅是企業煥發生機的法寶,也是中國經濟在復雜形勢下逆風飛揚的關鍵。
持續優化的產業結構,迸發新的活力——
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速度快3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6%、7.8%和7.3%……
5月23日,在衡水市桃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家智能機器人生產企業,工作人員組裝智能機器人頭部。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持續優化的需求結構,孕育新的機遇——
進入中國市場21年的宜家集團近日宣布,在上海設立“宜家中國數字創新中心”。該集團全球高級數字技術總監亞歷克斯·易表示,中國消費者嘗試新事物的意愿非常強烈,創新中心將適應中國零售市場的數字化發展趨勢,更好服務中國消費大市場。
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毫無疑問,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消費大市場蘊藏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中國經濟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將是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說。
4月1日,在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向納稅人解釋增值稅稅率下調新政。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不可阻擋
如果把發展挑戰視為“壓力測試”,中國經濟無疑正處于“尖峰時刻”。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毛盛勇說。
二季度經濟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成績單背后,部分指標增速的回落不容忽視。
隨著三季度啟幕,外界更關注,新的下行壓力面前,2019年中國經濟能否答好“下半場”考卷。
6月10日,在上海市靜安區越洋廣場寫字樓內的靜安“樓小二”自助服務站,一名企業工作人員在展示領取的企業數字證書。自助服務站依托上海市“一網通辦”服務系統,圍繞樓宇企業經營需求和企業工作人員個人事項需求,為企業、個人提供網上辦理服務,目前可實現辦理事項200余項。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從國際環境上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國內經濟造成了下行壓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說,從國內看,投資和消費等領域也存在一定的壓力。
越是環境復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
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表明,面對不確定性,最好的應對就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這也是面向未來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底氣所在。
7月15日,一汽解放第100萬輛解放J6卡車在吉林長春下線。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辦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深化改革的定力——
當前,深化增值稅改革、個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集中發力、成效顯現,關鍵要一以貫之推進利好政策落地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同時,穩健的貨幣政策也要松緊適度;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經濟活力。
辦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擴大開放的定力——
從出臺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做“減法”,到出臺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不斷做“加法”,再到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一系列務實舉措告訴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一億多戶市場主體……事實已經并將繼續證明,無論外部風云如何變幻,保持定力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韌性十足、潛力巨大,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不可阻擋。(記者韓潔、陳煒偉、申鋮、劉紅霞)
關鍵詞: 中國經濟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