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經濟觀察:中國推出超常力度金融支持措施 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沖擊波,一個特定群體得到了中國金融領域的超常力度支持。

在旅游勝地海南三亞,以往每年冬天都是游人如織的旺季,春節更是旅游消費“黃金周”。但疫情之下,包括旅游在內的消費行業從今年初以來長時間“無工可開”,尤其不少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直接被“抄底”,當地多家旅行社一度面臨銀行貸款到期、回款又無著落的困境,三亞百能假期旅行社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疫情期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海南省三亞市分行信貸客戶經理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企業的經營情況。經審批后,該行為這家旅行社發放了210萬元(人民幣,下同)小企業貸款,有效緩解了其經營壓力。“多虧銀行大力支持,讓我有信心渡過難關。”三亞百能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飛如是感嘆。

以此為縮影,中國應對疫情沖擊的主要著力點正聚焦到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群體。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金融必須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多項相關數據大幅提升為此提供了印證。6月末,中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速28.4%,較各項貸款高15.3個百分點。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94%,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個百分點。截至7月末,5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51億元,增速37.1%。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上半年金融管理部門緊扣“保市場主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比較明顯。一方面,目前普惠金融投放量增長較快;另一方面,二季度中國經濟反彈明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銀行信貸投放作出的貢獻。

不過,常超的支持力度,也帶來了外界對金融風險的擔憂。

截至6月30日,中國不良普惠小微貸款余額0.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25%,不良率2.99%,較各項貸款不良率高0.88個百分點。官方坦言該水平已接近原來設定的容忍限度。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和比率都有進一步增長和上升趨勢,這是前期經濟發展中部分問題和當前結構性轉型升級中伴生問題“交織”所致,也是中國金融體系決心充分擠出風險和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理性行為。

事實上,中國一直注重引導各類機構按照成本可算、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各機構服務質效和風險管控也在同步提高。

尤其一些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改進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在普惠金融領域既有效挖掘了潛在需求,又明顯提升了風險管控能力。如今年3月,中國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成功突破萬億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這在傳統模式下難以實現。

但考慮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經濟完全恢復正常尚需時間,金融領域也必須作出更大貢獻。

談及能否繼續在大力支持小微的同時扎緊風險籬笆,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強調“我們不是在量增長的同時就放棄了風險管理要求”。隨著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明年可能會有所增加,但監管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有足夠能力和工具來應對不良貸款率上升壓力,其風險水平總體可控。(記者 王恩博)

關鍵詞: 超常力度金融支持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