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加快產政教深度融合 上海金融科技應用實踐中心成立

上海高校攜手政府部門探索推進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上海金融科技應用實踐中心”揭牌成立。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供圖

“上海金融科技應用實踐中心”31日揭牌成立,高校攜手政府部門共同推進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探索加快推進產政教深度融合,助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當日表示,金融科技催生金融的新業態,打造金融新模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是新時代上海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次新機遇、新動力,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科創中心建設聯動的重要契機。

李軍介紹,目前上海正在積極推進金融科技在要素市場、銀行投資支付、保險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并希望通過區校戰略合作的深化,不斷拓展政產學研合作渠道、互補共享資源,進一步提升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能級,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和上海地方經濟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該中心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金融科技學院與上海虹口區金融局聯合成立。當下,虹口區正著力打造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核心區。虹口區副區長鄭宏指出,加快發展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重點、熱點和關注點。據悉,該區目前已聚集金融企業1800多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

周漢民做主旨報告 陳靜 攝

周漢民做主旨報告 陳靜 攝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李世平對記者表示,隨著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呈現智能化、移動化、場景化、開放化、生態化趨勢,未來金融競爭將更多體現為新金融的維度競爭。新金融如何有效彌補傳統金融的短板、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有效預防重大風險、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等問題,需要專家們研究和破解。他說,學校正以上海市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為契機,不斷深化與政府、企業的戰略合作,不斷提高學校對上海經濟社會貢獻能級。

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同日舉行。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主旨報告中指出,中國當前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革的新發展階段。新金融發展需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貢獻的新發展理念,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建立現代化財稅金融體系,致力于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市場體系、調控體系、監管體系及環境體系。

當日,《中國(上海)新金融發展報告2017-2018》首發。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副校長顧曉敏告訴記者,新金融的出現,尤其金融科技的出現,實現可觸及、便利化,大大降低了金融的交易成本。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中國,特別是上海新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闡述新金融行業發展取得成績、面臨的風險、相關監管政策的思路與取向等,并嘗試從行業引導視角,對相關問題提出思考和建議,以促進新金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報告對比美國、英國、瑞士、以色列、新加坡等國金融科技的創新以及風險管控的經驗,對上海如何創新金融科技監管創新提出了建議。同時,報告分析了國內外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上海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包括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將有助于培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上海經驗。

據悉,未來《新金融發展報告》將定期出版,持續跟蹤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致力推動中國新金融業態的長期健康發展。(記者 陳靜)

關鍵詞: 產政教融合 金融服務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