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中國首只負利率主權債券問世 國際投資者踴躍認購

中國首只負利率主權債券問世了。財政部表示,已于11月18日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此次5年期債券票息為0%,收益率為-0.152%,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

債券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踴躍認購,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歐洲投資者最終投資比例高達72%。專家認為,雖然是負利率,可在歐洲金融市場上從投資者角度看,相對收益率仍是合算的。更重要的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有信心。

首次發行負利率歐元主權債券

歐元主權債券,即歐元區以外國家中央政府發行以歐元計價的債券。去年11月,中國重啟歐元融資通道,在法國巴黎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此次發債是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后連續第二年發行。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主權債券發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采用溢價發行,票息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具體看,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此次我國中央財政部門成功發行以歐元計價的主權債券,意味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低成本借錢。從簿記情況看,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主權類及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非常豐富。歐洲投資者最終投資比例高達72%。

“這表明歐洲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有信心。”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這次歐元主權債券以很低的負利率發行,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仍是合算的。此次發行歐元主權債券利率水平比德國、法國、意大利國債收益率要高,對投資者也有吸引力。

負利率當下全球盛行

事實上,此次中國發行歐元主權債券首現負利率,有著深刻的全球背景。由于主要經濟體美國、歐洲、日本為了應對疫情,都采取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貨幣政策,全球負利率債券高達17萬億美元,導致負利率債券在歐美大行其道,整體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未來低利率、低通脹、低速增長將是一種常態,收益率可能還會下降。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新冠疫情暴發后,歐洲央行貨幣寬松再度加碼,歐元區負利率盛行,其中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這意味著在供求關系方面,以歐元發行的各類債券利率正朝著有利于發行人方向轉變,發行利率下調的結果是負利率陣營進一步擴大。”

“中國經濟基本面扎實,未來人民幣對歐元還可能升值,因此現在持有債券是合算的。”徐洪才認為,從長期看,全球資本將會流入中國,境外機構投資者愿意參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資,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持有人民幣資產未來還有增值空間。

“更重要的是,境外投資者認可中國政府主權信用,相信中國不會違約,同時看好中國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也是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他說。

看好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前景

此次歐元主權債券發行采用“三地上市、兩地托管”模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三地上市。財政部介紹,同時為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首次在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托管清算此次歐元主權債券5年期品種。

債券將在倫敦、盧森堡、香港三個交易所同時交易,并在香港托管,徐洪才認為,這實際上也是看好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化前景。

今年美聯儲大規模開閘“放水”,導致美元貶值,在一定程度上讓全球對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信心有所動搖。最近有消息顯示,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歐元使用份額首次超過美元。徐洪才表示,這反映出國際社會期待未來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多元化,減少對美元依賴,尋求多元化投資組合。而此次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對中國來說,也有利于形成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多元化,有利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利率的市場化,進一步完善債券收益率曲線。(本報記者 孫杰)

關鍵詞: 負利率主權債券 投資者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