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三季度末,我國信托資產規模同比下降5.16%

中國信托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我國信托資產規模為20.86萬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專家表示,信托資產規模持續壓降,但業務結構延續改善趨勢,投資類信托業務的拓展力度明顯加大。

數據顯示,三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但同比降幅較二季度末有所收窄。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鄧婷認為,信托資產規模的持續下降主要是順應監管導向、主動控增速、調結構的結果,表明行業正從注重規模轉向注重發展質量。

截至三季度末,單一資金信托和事務管理類信托占比已連續11個季度持續下降;與此同時,投資類信托業務規模較二季度末增加了4257.06億元。專家認為,這表明行業在堅定走“去通道”、提高主動管理能力的轉型之路。

近年來,信托業服務實體經濟部門的資金占比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以來,信托業綜合運用貸款、債券投資、資產證券化等手段積極響應基建投資、企業復工復產,切實引導更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末,信托行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不含房地產業)的信托資產余額達13.14萬億元,占全部信托資產余額的62.97%,其中投向小微企業的信托資產余額2.41萬億元。

三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總額為5.42萬億元,占比仍居首位。盡管資金總額比上年末減少662.4億元,但資金占比提升了0.87個百分點,達31.47%。鄧婷認為,工商企業信托規模占比提升,表明信托公司順應監管導向持續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助力經濟復蘇反彈。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機構的核心使命。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應擺脫對傳統融資業務模式和領域的路徑依賴,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靈活運用股權投資、股債結合、夾層投資、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金融工具來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綜合投融資支持。

自資管新規實施以來,信托公司一直處于“去通道”的過程中。由于通道和融資類業務是信托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壓降給信托公司帶來的短期陣痛難以避免。

鄧婷認為,信托公司要主動謀求轉型、堅定走新的轉型發展道路,積極培育投資信托、服務信托、財富管理信托等業務的發展,不斷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和資本實力,保障自身穩健發展。(新華社記者吳雨)

關鍵詞: 信托資產規模 信托業務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