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發展:震蕩與恢復是主線
回溯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所未有”的震蕩與恢復是主線。
一是年初全球股市的下跌速度前所未有。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尤其是3月美歐國家疫情快速蔓延之后,投資者恐慌情緒疊加未來經濟前景不明造成股市大幅下挫。截至3月31日收盤,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與去年末相比大跌逾23.2%,創下自1987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另一組數據也能一窺疫情之下投資者的恐慌心理。機構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股市下挫20%只用了36個交易日,下挫30%只用了40個交易日。這一速度創下了全球股票市場有每日記錄以來的最快降速。
二是年中股市恢復速度前所未有。在一季度遭遇重挫后,全球股票市場于8月下旬基本收復了失地。考慮到跌后回升所面臨的基數效應,要彌補一季度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高36%的跌幅需要更高的增幅。機構研究認為,歷史上,全球市場要恢復20%的跌幅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要恢復30%的跌幅則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2020年,這一進程只用了5個月左右的時間。受各主要經濟體嘗試帶疫重啟經濟、主要國家政府和央行啟動應急救助計劃影響,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股市均出現了不小的增幅。三季度全球股市的進一步回升抹平了年初的跌幅,但呈現出不均衡態勢。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強調平均通脹率在利率政策中的決定作用,投資者認為美國寬松政策將延續至2023年左右。即使面臨美歐秋冬疫情反彈和財政刺激計劃擱淺,標普500三季度仍然呈現出8.47%的增幅。受歐洲多國疫情反復等原因影響,歐洲市場表現稍弱。
三是巨幅下挫后的回升勢頭前所未有。在二三季度收復失地后,全球股市震蕩上揚的態勢并沒有停歇。尤其是11月,制約股市的政治不確定性伴隨美國大選的結束而消失,疫情因素受到疫苗利好因素的對沖,全球股市持續大漲態勢。
回顧截至12月17日的全年股市發展態勢,除歐元區和英國之外,美國標普500、日本日經平均指數、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分別實現了15.22%、13.13%和13.38%的增幅。
債券市場方面,全球主要國家政府債券呈現分化震蕩和U形走勢。一季度主要國家政府債券總體收益率下降明顯。受2月、3月股票等高風險資產價格下降和疫情蔓延影響,全球主要投資者對于安全資產的偏好明顯上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1.92%下滑至0.63%,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更是從-0.19%下滑至-0.49%。相比而言,意大利、西班牙作為首先受到疫情重挫的國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41%和0.47%分別上漲至1.57%和0.71%。
分化態勢在隨后三個季度有所緩和。二三季度,受到美歐貨幣、財政刺激影響,美國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波動。對風險更為敏感的意大利、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進入10月、11月,全球債券市場震蕩加劇。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爭執不下、美國大選、美歐疫情反彈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在0.84%至0.87%區間,歐洲主要國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總體表現不及股市。至12月17日,標普高盛商品指數較年初仍有8.84%的差距。回顧全年走勢,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兩大趨勢。一是能源與基礎金屬的分化。至12月16日,鋁、銅、鋅價格分別較年初上漲42.74%、69.42%和22.68%。WTI原油價格在4月下旬下探至負數后逐步回升,至12月17日升至47.82美元/桶,但仍較年初下跌22.03%。二是原油、基礎金屬走勢與貴金屬走勢分化。全年原油和基礎金屬走勢呈現先走低后走高的態勢,而黃金等貴金屬則呈現先走高后走低的態勢。前三季度,受到全球投資尋求安全資產的支撐,金銀等貴金屬價格不斷走高。進入四季度,貴金屬價格呈現下降趨勢。至12月15日,倫敦金屬交易所金價較三季度末下降2.2%。(本報記者 蔣華棟)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
- 揭穿AI相面騙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