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山東分行推進數字化經營 構建現代“三農”金融服務體系
身處山東這個農業大省,如何讓智慧銀行、金融科技充分發揮潛力,融入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建行山東省分行大力推進數字化經營,積極構建以平臺經營為基礎、生態建設為支撐、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現代“三農”金融服務體系。
2020年9月,建行山東省分行建設的“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在濰坊壽光上線運行,這是建行系統內首個智慧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項目,也是建行山東省分行交上的一份漂亮的答卷,背后是該行構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格局。
這一模式目前已被成功復制到“京滬菜籃子”臨沂蘭陵、聊城莘縣等地,真正將建設銀行金融服務有機嵌入蔬菜產業的各個環節,將金融活水引入阡陌田間,推動了服務重心下沉農村市場,為農業智慧化管理提供了可參考的樣板。
蔬菜之鄉“更智慧”
“有了這個電子記賬本真是太好了,再也不用揣著本子到處跑,賣菜的交易信息、合作社老板和收貨商都能看到,對賬方便多了。”日前,在濰坊壽光市堯店蔬菜專業合作社內,蔬菜種植戶徐井亮對建行濰坊壽光支行客戶經理小李說道。
徐井亮口中的“電子記賬本”,是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蔬菜交易終端系統”的電子記賬本功能。在蔬菜種植戶在電子記賬本頁面點擊“交易查看”后,剛剛完成的那筆交易的所有信息一應俱全。
同樣是在壽光,紀臺鎮蔬菜種植戶徐中彩剛把1454斤黃瓜送進蔬菜合作社院內稱完重,新開的建行賬戶就收到了菜款。這樣的快捷,歸功于“蔬菜交易終端”的智慧秤:通過人臉識別確認種植戶的身份信息,在系統中記錄菜的重量,合作社老板只需要動動手指,就把菜款支付了,將原本需要三五天的支付時間,縮短到了幾分鐘內。
而在手機上接入“智慧農場”應用后,壽光很多蔬菜大棚種植戶將大棚內的放風機、補光燈、噴霧機都連在自己的手機上,通過遙控指揮,就能將澆水、補光、通風自動完成。
不管是電子記賬本、智慧秤,還是智慧農場,都來自于去年9月上線的“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這是建行山東省分行聚焦蔬菜產業需求,積極建設的一個集智慧農業、大棚管理、遠程監控、電子商務、信用評價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管理平臺。
直擊痛點的大調研
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開發,源于建行山東省分行開展的一場深入田間地頭、廣泛收集農戶需求的大調研。
濰坊壽光是山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排頭兵”,更是聞名全國的“蔬菜之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壽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大棚數量17.3萬個,年產量450萬噸,年交易量900萬噸(含外地菜),年產值110億元,壽光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集散、價格形成、信息交流和物流配送中心。
早在2020年5月份,建行山東省分行便在壽光就農業智慧化管理開展調研,嘗試以建設銀行金融科技優勢,介入當地龍頭支柱產業,尋求可推廣、可復制的特色鄉村振興智慧模式,精準滴灌“三農”。
為使全行員工熟悉農村、了解農業、懂得農民,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去年7月開始,建行山東省分行組織全轄16個二級分行、34個機關黨支部啟動“百村萬戶”鄉村大調研行動,在這場大規模的調研行動中,壽光是調研重點。
正是在這場深入田間地頭、廣泛收集農戶需求的大調研中,建行山東省分行了解到“蔬菜之鄉”的一大心結:由于蔬菜交易各環節未有效串聯,生產、銷售、管理各自為戰,對市場缺乏分析掌控,政府難以做出科學決策,產業鏈的整體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這些痛點難點,涉及到壽光6.8萬戶菜農、700多家合作社及村、鄉、鎮、縣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一面是引領國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當地模式,一面卻是落后的傳統農業管理手段,政府急需一個農業智慧化綜合解決方案,推動當地模式轉型升級。
智慧平臺應運而生
這樣的調研結果,讓建行山東省分行破解鄉村金融服務難題找到了方向。
隨著一次次實地走訪,建行“依靠金融科技力量,攜手政府打通堵點”的決心越來越堅定;隨著一次次數據論證,“建設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在建行山東省分行看來,助推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僅是信貸政策上的傾斜,更代表著適合鄉村的金融服務工具的創新。從了解蔬菜產業發展痛點及金融服務需求,到為破解鄉村金融服務難題尋找方向,建行山東省分行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該行樹牢新金融理念,踐行新金融行動,分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助力社會痛點難點問題的解決,與壽光市委市政府攜手打造的“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共同推動模式轉型升級,以金融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受益于建行新金融行動的并非壽光一地。2020年11月16日,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在聊城莘縣成功移植上線,半月后在臨沂蘭陵成功移植上線。
金融活水“引入”阡陌田間
現在,在壽光一個個蔬菜大棚內,有了建行研發的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助力,從播種到植保、從采摘到收購、從流通到上桌,蔬菜的生產交易全流程變得更加高效、便捷、順暢。
不過,蔬菜種植戶們感受到的智慧農業、大棚管理、遠程監控、電子商務等功能,并非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的全部。據了解,“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采用“1+2+N”的總體框架,構建“1”個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架構,搭建大數據平臺和物聯網平臺“2”個基礎支撐服務系統,部署“N”個服務應用。
“1”即構建一個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集智慧農業、大棚管理、遠程監控、電子商務、信用評價等多項功能于一體。
“2”即兩個系統支撐,包括大數據系統和物聯網系統。建設大數據系統,接入當地六大數據庫,充分整合蔬菜產業鏈上1000余萬條信息流,其中涵蓋大棚數據14.55萬條,對農企農民精準畫像,對蔬菜種植精準定位,初步繪制了壽光蔬菜產業全景“一張圖”。搭建物聯網系統,建立遠程監控、傳感和控制系統,實時采集大棚土壤、濕度、溫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數據信息,即時監控蔬菜生長環境,及時處置各類報警信息。
“N”即部署多個服務應用,據了解,目前一期平臺上線智慧農場、蔬菜交易終端系統、蔬菜追溯及展示等三大應用,實現幫菜農管大棚,幫市場管交易,幫政府管市場。同時平臺上線“資金支付結算”“馬上收單”和“惠懂你”產品超市三項金融服務功能。“資金支付結算”實現了菜款在平臺直接結算,打通了平臺資金支付結算渠道,保證了平臺資金支付的暢通性和及時性,在提高蔬菜交易效率的同時,菜農權益也得到了有效保障。“馬上收單”實現了客戶在線提交商戶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后可實時下載并使用二維碼收單,提升了平臺客戶收款效率。“惠懂你”產品超市使平臺上的個體工商戶、合作社等小微客戶體驗到了我行惠普金融信貸產品服務。
截至目前,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部署物聯網傳感器設備的大棚達6491個,采集農業生產數據4710萬條;壽光部署智慧秤507戶,覆蓋度達70.22%。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公募去年四季報披露臨近尾聲 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退出千億行列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
- 旭輝控股集團公告稱已清償2022年到期的5.5%優先票據
- 普通癥狀還是心梗預警?一眼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