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多省市加入到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中,部分地區已進行項目公示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正在提速。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6月以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頻傳新動向,公示試點應用即將突破三位數。除了首批9個試點省市外,山東、湖北等多個省市也加入到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中,其中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項目公示。

根據央行濟南分行6月2日披露的信息,山東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啟動創新應用公開征集工作,打響了9個試點省市以外地區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的“第一槍”。繼山東省之后,6月8日-10日間,湖北、貴州、新疆、大連、山西5個省市密集就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發布征集公告。

試點省市加速擴容,從應用征集到項目公示的時間也有所縮短。6月4日,央行濟南分行對山東省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進行了公示,3個入選項目類別均為“金融服務”,具體為恒豐銀行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風險交易預警服務”、齊魯銀行推出的“基于大數據風控的涉農信貸服務”、工商銀行與中國移動山東分公司聯合推出的“基于多方數據學的普惠信貸服務”。

而于6月8日發布征集公告的湖北,也在6月11日對首批2個擬納入湖北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的項目進行了公示。具體來看,湖北省首批2個創新應用類型均為金融服務,分別是由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推出的“基于大數據風控的資金管理服務”,以及武漢眾邦銀行推出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表示,自2020年以來,以央行為代表的監管部門對于開展金融業務的相關機構提出了更高的合規、安全等方面要求,尤其對于開展創新型金融業務的機構,通過技術手段、按照傳統金融機構監管邏輯進行監管成為明確方向。

“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監管沙盒試點,是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積累經驗、提升效率后的必然結果,也與監管部門對于金融活動整體的監管態勢與監管策略具有一致。”王鵬指出,一切金融活動都要被納入監管的大背景下,監管沙盒項目試點持續推進也釋放了信號,開展金融活動的相關主體要不斷接受監管沙盒測試,否則將可能被要求退出市場。

除了新加入的試點省市外,首批應用試點省市中也有地區公示了新一批應用名單,廣州于6月4日對外公示了其第二批創新應用情況,共計4個項目入選。而在6月以來公示的項目中,銀行參與度為100%,涉及大數據、知識圖譜、多方數據學等多項技術,入選的創新應用仍然主要聚焦在金融應用場景。

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4日,全國共計15個省市公告進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應用項目征集,共計11個地區已有21個批次、99項創新應用對外公示。在公示項目中,除了北京首批6個應用未進行分類外,剩余93個應用包括40項“科技產品”以及53項“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金融科技監管創新公示項目并未全盤落地。以北京公示的第三批5個創新應用名單為例,在央行營業管理部3月22日發布的《關于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提供服務的公告》中,僅提到3個創新應用通過復審完成登記,將向用戶正式提供服務。

另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從創新應用審核、公示再到落地的多個環節,均有嚴格限制,未能落地的項目表明其存在不足之處,在完成整改后仍有落地空間。

在王鵬看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應用試點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不斷從規則、技術、臺約束以及監管策略等方面持續發力。在這一過程中為避免出現各個省市、機構一哄而上的局面,監管部門勢必會對入箱項目以及落地流程進行全方位的層層把關,“當地金融機構、科技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團隊質量能否過關,當地市場容量幾何,這些都是試點地區應該注意的問題”。

王鵬認為,當前關于各地關于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應用試點工作多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一些金融、科技發展水相對滯后的地區。試點工作明顯加速,但大多地區仍處于運動式的非常態化狀態。未來隨著試點省市、項目不斷新增,監管政策法規不斷規范,創新監管應用的技術手段、使用場景、資金背景等方面都將不斷豐富,也將會有更多地區建立監管沙盒的常態化機制。

(記者 岳品瑜 廖蒙)

關鍵詞: 金融科技 監管沙盒 項目公示 加速擴容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