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多家銀行因收集、泄露個人信息被罰,以農商行居多

監管部門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關注仍在持續。期,已有多家銀行因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未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等事由被處罰。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齊齊哈爾農商行、鄭州農商行、哈爾濱農商行、安銀行天津分行、渤海銀行長春分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因違規查看、收集、使用或泄露用戶個人信息被處罰。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頂層制度的不斷完善,金融業的數據治理工作將邁入常態化階段,上級部門將加大對金融機構信息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關于信息保護的罰單或更加頻繁。

多家銀行因違規收集、泄露個人信息被罰

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日前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國銀行安徽分行因ETC預登記業務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權利等7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合計被罰114.7萬元,同時相關負責人也被處以0.55萬-2.5萬元不等的罰款。更早前,中國銀行遼寧分行也被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處以114.7萬元罰款,違法事由包括未按規定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等。

違規收集信息外,也存在個別銀行因泄露個人信息而遭監管處罰的情形。期,齊齊哈爾農商行就因未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等7項違法行為,被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警告并合計處以罰款141.5萬元。其中,因未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罰款2萬元;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開展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罰款121萬元。

銀行收集、泄露個人信息為何屢禁不止?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提供個人信息屢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機構不愿意放棄個人信息所產生的價值,企圖通過違規收集、提供個人信息來獲取更多用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合規意識低下、技術能力不足等原因無法滿足監管要求。

被罰主體以農商行居多

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信息化、數據化時代面臨的普遍問題,違法使用、收集甚至泄露個人信息的事例屢見不鮮,從公開罰單中就可以窺探一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上述銀行外,今年以來,鄭州農商行、哈爾濱農商行、安銀行天津分行、渤海銀行長春分行、湖南東安農商行等多家銀行也因違規查看、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被處罰。

因存在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等6類問題,哈爾濱農商行被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合計罰款485萬元。其中,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被單獨罰款6萬元。

鄭州農商行因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違反消費者金融信息管理規定等違法行為,被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處以罰款274.4萬元。同時,該行一副行長因對上述違法行為負有責任,也被罰款4.75萬元。

而從被罰主體來看,則以農商行居多。蘇筱芮認為,農商行被罰較多的原因主要是此類小型銀行業務較為粗放,且金融科技能力的水與大行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則進一步分析認為,被罰主體以農商行居多是由于農商行大多由農信社轉制而來,在治理結構、管理模式等方面相對比較落后,改制后雖有顯著提升,但一些諸如信息系統管理、合規制度的建立和執行都還不是很完善,人員的素質也有待提升。同時,這類銀行服務的用戶大多對個人信息保護沒有充分的意識。

個人信息規范邊界如何守牢

事實上,為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年來,相關政策措施也不斷出臺。去年中國人民銀行相繼發布了《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等文件。《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也于今年4月進入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意見階段。

“未來個人信息監管的重點可能是金融業務合作模式中的信息共享,伴隨著頂層制度的不斷完善,金融業的數據治理工作將邁入常態化階段,上級部門將加大對金融機構信息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關于信息保護的罰單或更加頻繁,金融機構應當嚴格對照監管要求強化內控管理,明晰人員分工,保護客戶權益,從源頭上杜絕可能存在的風險。”蘇筱芮說道。

蘇筱芮建議,金融機構及其合作伙伴應該從數據的采集、存儲、加工、傳輸、披露等環節規范用戶個人信息管理,例如采集前需征求用戶同意,必要時應采取去標識化原則等,通過制度及流程的梳理來加強內部管控,遵循“用戶授權、最小夠用、專事專用、全程防護”原則。而用戶也應該做到不主動觸碰不明運營主體的App,對釣魚網站、仿冒App等保持高度警惕,善用舉報功能,對于存在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可進行證據收集與反饋。

王劍輝則提倡,機構要明確采集信息的具體事宜,采集什么樣的信息,采集信息的數量、時間期限都應該有更為細致的規定。在個人信息管理上,應避免多頭采集信息,一些諸如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基礎個人信息建議由政府部門掌握,銀行應采集債務糾紛、法律糾紛等與業務直接相關的信息,這樣即使信息泄露也只是局部泄露,不會影響整體。

同時王劍輝認為,用戶提供個人信息時也因更加敏感,可以向專業機構咨詢或了解相應法律法規,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明確個人信息提供的邊界。

關鍵詞: 銀行被罰 泄露信息 農商行 個人信息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