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新浪金融業務板塊正式升級,聚焦B端數字科技能力提升

弱“金融”、強“科技”,繼京東數科、螞蟻集團、360數科之后,又一互聯網巨頭對旗下金融業務進行了升級。9月9月,北京商報記者首家獲悉,新浪金融品牌升級為“新浪數科”。就升級一事,新浪數科回應記者稱,此舉是為滿足不斷增長的企業級金融科技業務發展需要,同時在數字金融時代下,也將全面構建B端金融科技服務和C端數字金融產品。

在業內看來,金融科技類公司品牌升級符合監管趨勢,一方面是業務拓展需要,有利于將業務拓展到實體產業數字化領域;此外,若公司未來有融資和上市計劃,數字科技的定位也更利于估值的提升。

回應更名

意在B端服務

9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新浪旗下金融業務板塊新浪金融宣布,品牌正式升級為“新浪數科”。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新浪數科官網也已同步上線。

升級后的新浪數科,主要瞄準哪些業務?又推出了哪些產品?根據官網披露,新浪數字科技服務主要包括智能運營解決方案、用戶增長決策方案、反欺詐解決方案、資產管理方案四大板塊。

從場景應用來看,智能運營解決方案包括機器學習平臺和決策引擎兩類產品,應用場景覆蓋信貸、理財等業務,并通過對接多渠道及平臺的流量,進而構建智能營銷模型,此外基于用戶畫像及個性化推薦技術,進行受眾精準篩選。

在反欺詐解決方案板塊,新浪數科還推出了信用分產品,功能是違約風險識別、合規風險評估,這一產品則主要針對貸前、貸中等業務場景,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決策建議。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原新浪金融于2017年正式成立,在互聯網支付、助貸、理財、保險等多個領域先后實現布局。

對于此次品牌更名,新浪數科相關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此舉主要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企業級金融科技業務發展需要,同時也是在數字金融時代全面構建B端金融科技服務和C端數字金融產品的長遠規劃和戰略部署。此次品牌升級后,新浪數科將在原有C端數字金融產品服務基礎上,聚焦B端數字科技能力提升。

對此,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新浪金融此次升級為新浪數科,主要是基于自身發展的現實需求。在她看來,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數科”化舉動既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主要包括科技對金融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技術對提升金融服務的質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從內因來看,更名能夠更好地體現公司定位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場估值。

大勢所趨

更利于估值提升

金融科技公司品牌升級,對業內來說并不陌生,新浪數科也并非業內首例。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包括京東數科、螞蟻集團、360數科等頭部互聯網金融巨頭,均已完成品牌更名。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從盈利模式、戰略定位還是從整個行業走向來看,將定位從金融科技轉到數字科技,或新消費服務、數字服務等,已是大勢所趨,也更符合監管趨勢和自身屬性。

正如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金融科技類公司品牌從“金融”升級為“數科”,是近兩年的趨勢。一方面這符合監管趨勢,金融業務需持牌經營,品牌中帶有金融字眼,明顯具有強金融屬性,但實際上金融科技公司更多是為持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業務強調的是數字科技屬性。

另一方面是業務拓展的需要,金融科技公司除了服務金融領域之外,也在利用這些年在金融領域的科技能力積累,將業務拓展到實體產業數字化領域。此外,于百程指出,如果公司在未來有融資和上市計劃,數字科技的定位也更利于其估值的提升。通過品牌的升級,可帶動業務升級、技術升級和估值升級。

北京商報記者從新浪數科方面獲悉,自2017年成立以來,其累計為150家金融機構提供數字科技服務,服務用戶超過5000萬。

在于百程看來,新浪是門戶網站起家,旗下具有微博這樣的現象級產品。依托信息場景優勢,生態內既有大量的C端個人用戶,也有大量的B端企業客群。新浪數科此前是以C端數字金融產品服務為主,以此次品牌升級為契機,在繼續深耕C端個人金融服務基礎上,未來在B端企業數字化服務上具有想象空間。

B端賽道逐漸擁擠

如何應對挑戰

談到B端技術服務,是否涉及數據開放、如何保證數據安全,是機構們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正如一金融科技公司業務高管向北京商報透露,“我們現在愈發明顯地感知到,數據安全已經成為和機構合作的首要門檻和條件,銀行類金融機構當前越來越看重這一方面的技術處理能力”。據該人士向記者透露,其所在的公司在技術開放環節中,已經可以實現數據開放,但要在合規的情況下進行,主要通過將一些數據標簽化處理或者是打分形式對外輸出。

不過,技術輸出中,機構在合理與B端合作伙伴分享數據資產的基礎上,如何最大程度保護用戶數據隱私,也是對輸出者提出的一個極大挑戰。

除此之外,從金融轉身科技,商業模式變化的背后,對機構來說,既是一場技術攻堅的“持久戰”,也是機構要面臨的一道嚴峻考題。

在蘇筱芮看來,新浪的優勢在于其在C端已經擁有一定程度的積累,能夠將經驗、技術遷移到B端金融科技服務中,但需要關注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風險,此外,B端賽道逐漸擁擠,如何與其他B端玩家形成差異化、有特色的發展路徑,新浪數科仍面臨考驗。

對此,蘇筱芮建議,機構首先要在科技建設方面保持長遠的目光,在夯實科技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創新,在互聯網巨頭的陣營中逐步形成自身的護城河;其次要在TOB技術輸出方面把控好客戶需求,技術輸出的最終目標是為客戶服務,建議抓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期,與傳統金融形成合力;此外,新浪數科也需要在合規工作上牢牢守住底線,將金融信息安全、用戶隱私保護等工作抓實抓細。

關鍵詞: 新浪金融 新浪數科 B端服務 數字科技能力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