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北京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牢記三點內容,辨別假冒金融類App

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金融服務日益線上化,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以此為契機偽造產品進行詐騙。9月10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謹防“假冒金融類App”詐騙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辨別假冒金融類App。

根據披露案例,消費者孔某接到自稱是某消費金融公司客戶經理宋某的電話,聲稱可以為孔某辦理貸款。孔某同意后,通過宋某發送的鏈接下載了偽造的某消費金融公司App,并根據APP的指引完成操作并獲取偽造的5萬元授信額度。隨后,宋某編造多種理由引導孔某向某個人賬號先后轉賬5000元。等到孔某追問貸款情況時,宋某便銷聲匿跡。孔某找到該消費金融公司進行投訴后,方知自己上當受騙。

案例中,不法分子的詐騙套路為:以消費金融公司的名義制作偽造的App,誘導消費者下載偽造的消費金融App并申請借款。消費者從偽造的消費金融App獲得授信額度。不法分子以發放貸款為誘餌,誘導消費者先繳納一部分操作費、保證金等。對于急需用錢的消費者,通常都會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繳納資金,以便能順利獲得更大金額的貸款。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消費者:謹防“假冒金融類App”詐騙,需要牢記以下三點內容:

一是不隨意下載假冒金融類App。不點擊不明鏈接,不隨意在不明網站下載假冒金融類App。凡是非正規金融服務都要遠離,凡是有金融需求都要找正規金融機構,可通過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或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進行咨詢辦理。

二是不盲目支付所謂前期費用。正規的金融機構在正式放款前是不會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的。消費者應擦亮雙眼,遇到需要提前收費的所謂金融公司,請提高警惕、及時核實、迅速遠離,避免上當受騙。

三是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消費者一旦發現自己被騙,切勿自亂陣腳,要保持冷靜,及時留存相關證據,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身權益。

關鍵詞: 北京銀保監局 消費者 假冒金融類APP 盲目支付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