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我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不斷擴大 全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記者日從2021年四季度債市研判六人談活動上了解到,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今年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十分火熱。從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全市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元,全年發行規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幾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發行量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中國發行人在境內外市場共發行3862億元人民貼標綠色債券,較2018年增長了33%。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史祎最新透露,今年全市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元,全年發行規模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不過,由于綠色債券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仍然不盡完善,市場對“洗綠”“漂綠”等現象仍然存在一些擔憂。“洗綠”“漂綠”一般是指選擇公開一些正面的環境信息,而隱瞞負面信息,從而騙取綠色融資的行為。

史祎說:“當前,國內對于債券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規制,即便是在國際上也尚無可借鑒的標準。行業標準的缺失會導致披露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可比。沒有量化披露就不能比較,也無法核查,有可能滋生‘漂綠’等現象,存在濫竽充數者,最終受傷害的將是整個市場的公信力。”

科學標準化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是綠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今年9月,中央結算公司上線了全國首個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數據庫涵蓋了2002~2020年“實質綠”公司信用類債券的基本信息和債券募集說明書中所披露的募投項目環境效益數據。

史祎表示,通過這個數據庫,用戶可以查詢和下載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有助于增強綠色債券信息披露的規范和準確

史祎說:“對于發行人而言,有助于其加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接受市場監督,防止‘漂綠’等行為。對于投資人而言,有助于降低其甄別成本,快速找到符合其投資理念的綠色標的,也使得資金能夠更多投向環境效益更加顯著的項目。對于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有助于其更好地識別綠色債券,提高政府支持政策的精準度和覆蓋范圍,同時更好地評估政策效果。”(記者 邵鵬璐)

關鍵詞: 綠色債券 發行規模 綠色融資 信息披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