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金融 > 正文

開年港股有所走強 南下資金凈流入近200億元

去年,恒生指數全年收跌14%,墊底全球主要市場。進入2022年,港股有所走強。截至18日,恒生指數年內上漲3%,遠遠跑贏A股主要指數。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南下資金凈流入200億元。截至17日,共有67只港股被南下資金增持逾千萬股,顯示出部分資金開始抄底港股。

盡管上周A股和境外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境外中資股市場卻表現強勁。整體來看,上周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最高,達到4.82%,其次為恒生國企指數,上漲3.93%。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資金借助ETF抄底港股,多只港股ETF獲得資金流入,恒生互聯網ETF、中概互聯網ETF、恒生科技指數ETF、恒生科技ETF等多只港股相關ETF開年來均獲得數十億資金的凈流入。

數據顯示,截至17日,南下資金年內共增持67只港股逾千萬股。其中,恒騰網絡、融創中國、中國中藥、中國海洋石油、中國電信位居增持股數前五名,分別為2.23億股、1.85億股、1.58億股、1..46億股和1.17億股。上述5只個股走勢不一,融創中國下跌逾兩成,而中國中藥上漲逾一成。

如果從持股比例來看,截至17日,思考樂教育、世茂服務、融創中國、中國中藥、恒騰網絡位居南下資金增持比例前五名,分別為5.97%、3.76%、3.7%、3.15%、2.41%。

去年9月和12月,AH股溢價再次逼10年歷史高位,溢價率一度高達151%。隨著今年港股的走強,恒生AH股溢價指數回落至142左右。

對于港股,長城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曲少杰分析稱,“在風險過度釋放之后的2022年,傾向于認為港股會全年溫和復蘇,首先是港股有反彈的動力回填過度下跌帶來的估值底,其次是情緒復后更多將關注力投放在尋找業績穩健增長的好公司上帶來的溫和上升期。”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南下資金在政策轉向寬松和市場估值處于低位的背景下開始流入,這一趨勢在現階段有望延續。建議短期關注“穩增長”受益板塊,如部分金融、地產板塊與相關產業鏈以及受益于上游價格回落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中下游消費板塊。

關鍵詞: 港股走強 南下資金 恒生科技指數 凈流入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