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金融 > 正文

一粒枸杞里的中寧故事 世界速訊

中新網中寧6月22日電 題:一粒枸杞里的中寧故事

中新網記者 于晶

從“保溫杯里泡枸杞”的傳統吃法到枸杞原漿、鎖鮮枸杞、枸杞酵素等新產品,科技創新讓中寧“土特產”枸杞有了更多新形態,也迎來了新機遇。


(相關資料圖)

6月22日,第六屆枸杞產業博覽會當日,記者驅車來到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徜徉在溝壑連連的黃土高原上,目光所及的坡梁、谷地、山丘,盡是掛滿枝頭的鮮紅枸杞。這個西北“土特產”積極擁抱科學技術、大數據等,不僅走上轉型升級之路,而且不斷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圍繞一粒小枸杞,當地建起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農村設施服務延伸增效,既留住了鄉風鄉韻鄉愁,又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

枸杞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對當地農民來說,是一件關系到收入的大事。

據當地一家枸杞種植企業負責人介紹,他的企業每年就可帶動超300名周邊村民穩定就業,在采摘季,村民兩個半月的工資就可達到8000元(人民幣,下同)。

在中寧一枸杞基地,工作人員正在采摘枸杞?!∮诰?攝

在一家枸杞種植園,一位承包沙地種植枸杞的農民表示,自己種植了30畝枸杞田,一年下來的經濟效益可以買一輛小轎車。

“家里的收入來源都有些啥?”在中寧縣舟塔鄉,記者隨口向村民張禮詢問致富辦法。

“羊也養,牛也養,枸杞也種。”張禮掰著手指頭數了數。

“啥最賺錢?”

“那還是枸杞?!彼幕卮鸩患偎妓?。

采訪中,不論走在街道巷陌還是田間地頭,從餐桌上的枸杞苗、枸杞原漿、枸杞酒,到如今興起的枸杞康養度假游、枸杞工業研學游、杞鄉生態莊園游等,中寧百姓對枸杞的喜愛無處不在。

中寧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縣城新開發的房地產,杞農是置業的主力;因為許多賺了錢的杞農進城買房,越來越多的農民子女來縣城上學,中寧縣的中小學、幼兒園也不斷新增……真可謂是一業興,百業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枸杞產業的發展壯大,城鄉各類生產要素流動更趨頻繁,聯系更加緊密,外出年輕勞動力被吸引返鄉,農民對于生活與職業的選擇也隨之多元化。

中寧縣恩和鎮華寺村村民崔明磊,看到村子里普遍收入都不太高,“村里老百姓種枸杞的多,但賣不上好價錢。守著紅枸杞,卻過著苦日子,我要回鄉發展枸杞產業,和村民們一起致富?!庇谑潜懔x無反顧地作了這個決定。

崔明磊的加工廠瞄準生物技術開發,與當地農科院和科研單位一同合作開發綠色有機枸杞,與四川、廣東、浙江、北京等地的大型藥企和飲品企業合作,憑借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力,產品遠銷廣東、江西、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區,也帶動了全村的發展。

除此之外,中寧縣還建成了寧夏首家集倉儲、分揀、配送為一體的物流倉儲中心。這些精深加工產品通過發達的物流系統,不僅銷往國內市場,還擴展出海外市場,在美國、澳洲、英國、歐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受歡迎。

循著中寧枸杞的升級之路,記者聽到一粒粒枸杞走出大山深溝、土特產越來越洋氣的故事,看到中寧現代農產品的未來模樣,也感受到民眾借一粒小枸杞助推鄉村振興的信心。

截至目前,中寧縣枸杞種植面積穩定在18萬畝,枸杞精深加工產品種類達10大類100余種,加工轉化率達35%,綜合產值突破130億元,區域品牌價值達198.19億元。中寧縣農民來自枸杞產業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以上,枸杞主產區鄉鎮及專業村農民來自枸杞產業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完)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