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技術
登錄雙師服務項目平臺,給來自北京遠郊區縣通州、懷柔、平谷、延慶、密云和房山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在線免費輔導,已經成為北京市朝陽區區級骨干英語教師李素梅課后與周末生活的一部分。僅在今年3月3日(周日),李素梅就為來自房山區第四中學、密云區第五中學、通州區玉橋中學、平谷區劉家河中學、延慶區八達嶺中學等學校的22名學生解決了他們英語學習中的難題。
李素梅是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的一名成員。依據該計劃,北京市已動員全市中學中考學科(不含體育)骨干教師和有意愿的普通教師為通州、房山、懷柔、延慶、平谷和密云區初中階段學生進行在線輔導,提供免費的一對一、一對多實時在線輔導(互動課堂)等服務。該服務自2016年11月至今,已開展至第4期。在前3期服務活動中,北京全市共有10617名教師完成線上輔導資質申報,服務輻射到上述6區縣57247名初中生。這項服務更降低了家庭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
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技術,無限可能正在發生。
據中國電子學會的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370億美元,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300億美元,這其中,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220億美元,年均增速接近65%。
作為全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前,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成為本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產業鏈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在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研發、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視覺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等方面處于國內外領先行列;北京擁有核心人工智能企業約400家,占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近三成;北京人工智能人才約3萬人,占全國人才總數的27.9%,人才數量居全國首位。
據統計,北京地區已有32所高校擁有與人工智能直接相關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在校研究生4.4萬人,教師及科研人員1.2萬人;有5所高校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今年,有4所高校獲全國首批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在北京推進“雙一流”建設中,立項建設的99個高精尖學科中,有13個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科。北京高校還設立8個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在全國占比約18%。
“人工智能為教育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教育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說。
通過人工智能,小小的技術革新可能帶來課堂教學的變革。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聯合研發的基于微信和PPT的智慧教學工具,實現課前、課上與課后的教學數據收集與師生互動。截至目前,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98萬個課堂,1038萬名用戶在深度使用雨課堂。學堂在線市場總監張德霞介紹,雨課堂的光感應黑板還能夠記錄教師板書的一筆一畫,實時投影到教室大屏幕上,并同步推送到學生的手機上,與教師的PPT形成一個有機的課堂記錄。
而在特殊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讓不少殘疾學生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北京聯合大學從2016年起,積極引進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將教師的教學語言轉化成文字字幕呈現在大屏幕上。課堂教學上實現“手語+語音口型+口語字幕+文字講義”多通道、多維度的信息輸入,確保聾生準確、完整、高效接受相關信息。
如果說人工智能是教育的助推器,那么教育則是人工智能的孵化器。
如今,北京不少中小學已經開展了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學生已經開始學習《機器人編程課程》《機器人課程》《機器人FTC訓練課程》等課程。該校信息中心主任張悅介紹,經過5年不斷努力,十八中教育集團已經成功開發和實施了人工智能12年一貫制銜接課程,自主研發了人工智能課程和教具,開發了專注力訓練課程愛迪樂項目。
而在北京市東城區,6所學校的近30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本學期向1700多名二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開設了人工智能課。課程中所用的相關教學和實踐資源是該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骨干教師歷時近1年時間在教研員帶領下,經過專家指導、技術團隊支持,經歷探索、開發、改進、研究和實踐編寫的。
府學胡同小學的教師方明在教授人工智能課程中也有自己的體會。“教師要對機器智能和人工智能有更多的理解,不能什么都是人工智能。只有教師把握了正確的方向,才能深入淺出地給學生建立正確的人工智能概念。”
“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的變革與發展,不僅創造了新的機遇,也帶來更大的挑戰。”劉宇輝說,目前,北京建設了全國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國近三成的人工智能企業扎根于此。“可以說,北京有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投資機構,也有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利于吸引、凝聚和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優秀人才。”
北京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到2025年,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30年,北京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引領世界。
劉宇輝表示,基于對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的理念和認識,北京將著力建設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的5個高地:人才培育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范高地、國際人才高地、健康發展高地。具體來講,我們將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應用示范、國際交流等多方面采取舉措,通過實施一系列重點任務來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劉宇輝說:“我們愿意,我們也會努力融入或參與世界范圍內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發展。北京是一個開放的城市,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北京教育都愿意為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發展搭建交流平臺。我們愿意通過舉辦國際論壇、聯合組織開展重大項目研究等形式,與國內外專家學者攜手,共同攻關人工智能領域重大問題,共同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給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體系的構建。”
未來已至,北京將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挑戰,大力推動教育支撐人工智能發展,著力構建以人為本、人機協同、統籌發展、倫理規范的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體系。
“讓人工智能與教育相互賦能,讓兩者共同賦能未來。”劉宇輝說。(記者 葉雨婷)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江蘇發布重大項目清單 增資擴產項目明顯增多
- 山東抓投資抓項目 新興領域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 Gucci在2月將投放 10 個“SuperGucci”NFT
- 美國銀行:美國CBDC將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數尾盤集體轉漲
- 光伏發電概念股有哪些?光伏發電概念龍頭股一覽
- The new iPad屏幕對比評測
- 電源接通延時器
- 汽車電子穩定系統(ESP)詳解
- 聯想B520一體機拆解
- 焦炭相關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龍頭一覽
- 增強信號 3G無線上網卡改裝拆解全攻略
- 盤點全球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華為聯想入圍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監控防盜報警系統
- 格力電器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每年累計分紅不低于當年凈利潤50%
- 消息稱京東科技計劃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 恒大集團:呼吁境外債權人不采取任何激進的法律行動
- 海航董事長劉璐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預計2021年營收增長30%-40%,四季度凈虧損超1500萬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京東科技:不予置評
- 財政部修訂出臺《財政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
- 賣房子需要交什么稅?賣房子必須攜帶哪些證件?
- 醫保卡的使用范圍有哪些?補牙可以使用醫保報銷嗎?
- 小產權房能過戶嗎?購買小產權房有什么風險?
- 奕東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奕東電子股票上市了嗎?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時上市?
- 浙江:爭取實施數字人民幣試點
- 支付寶被盜刷后該怎么辦?理賠流程有哪些?
- 春節假期港股休市時間是如何安排的?何時恢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