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項目開工

由上海建工全產業鏈打造的“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項目6日舉行開工儀式。項目總建筑面積11509平方米,選取了國內外六大最高綠色建筑認證標準,計劃實現“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廢棄物、零甲醛”“5個0”的建筑目標。

項目策劃秉持“自然光、能量風、循環水、柔性能、發電源、人為本”理念,通過全球范圍內綠色建筑標準對標分析,在全方位降低建筑資源消耗的同時,關注和提升使用者的感受,能實現環境和使用者的“雙向友好”。

項目效果圖。上海建工供圖

項目效果圖。上海建工供圖

上海建工集團總工程師龔劍介紹,以采光為例,建筑引入了更多自然光,室內燈具采用采光感應模式和人體節律調節,也就是室內光線顏色隨著室外天空顏色自動進行動態調整,避免傳統燈光環境易引起疲勞的問題。相比傳統照明模式,全年約減少8萬度照明用。

再比如水源使用,室外屋頂和場地內雨水、室內中水會被收集并處理,達到水質標準后用于綠化澆灌等,最終將實現除了飲用水外,全部采用循環水,預計全年可節水約3000噸。項目應用“海綿城市”技術,在雨季等降水密級的時段,對雨水進行存蓄,暴雨時不向市政管網排水,減少公共設施壓力,整體達成“雨水收集量等于市政管網取水量”目標。

在能源使用上,建筑外表安裝了大面積的光伏發電玻璃,預計全年可發電40萬度,可基本滿足消耗和產出的雙向平衡。此外,綠色建材、綠色電力、智能幕墻、高效暖通等技術和手段的應用,極大的降低建筑對傳統能源、資源的消耗。

除了完成后的建筑本身,綠色循環的理念也將貫穿于項目的施工全過程。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研究應用高性能綠色模塊化裝配建筑結構體系,最大程度減少在施工現場的作業量,減少現場操作帶來的噪音、廢氣、廢水等排放。在基坑施工階段,還將采用最新的新型PC工法組合鋼管樁技術,實現全回收、無污染、施工高效的綠色基坑支護。

此外,針對不同施工階段產生的建筑固體廢棄物,將按其來源、組成、物理化學性質等,分門別類進行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路徑方法,以及施工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運輸、貯存及最終處置等全過程智能化可追溯管控技術,為今后全面提升施工綠色化水平提供技術參考。(記者 張亨偉)

關鍵詞: 綠色科技 5個0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