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當老齡化遇見數字化,高科技助力打造“適老型社會”

“還好有家門口的機器幫我及時發現問題,不然就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了!”動完右眼激光手術后,上海居民王老伯高興地說。

王老伯所說的“家門口的機器”,指的是上海共和新路街道社區健康驛站里的一臺眼部OCT設備。在一次免費篩查中,這臺設備幫助王老伯發現了右眼隱藏的中危風險,并第一時間通過“平安智慧影像云”將檢測結果傳送給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眼科專家,令王老伯得以及時接受相關診療。

眼病是老年人群高發疾病,通過篩查早發現、早確診是治療關鍵。結合OCT眼底結構組織成像和人工智能病灶篩查技術,平安智慧醫療智能眼部OCT篩查系統可覆蓋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18種眼病病灶,3分鐘就可以出具篩查報告。眼下,這一系統已在上海部分社區為老人提供免費服務。

參與系統研發的知名眼科專家孫興懷表示,這套系統在圖像質量評價、病灶檢測、急迫性判斷等方面能做到高度準確評估,應用在設備和專業人士匱乏的基層,可充分發揮眼底疾病篩查的公共衛生價值。

“得益于智慧醫療技術的下沉,醫療服務點可在離老年人居家‘一碗湯不會涼’的距離內提供便捷服務。”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醫療首席執行官謝震中表示,平安智慧醫療聯合專家及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等啟動了“AI輔助社區老年人群眼病篩查及流行病學調研”,將面向上海近20個社區開展青光眼疾病篩查,讓前沿醫療科技惠及更多老人。

當老齡化遇見數字化,高科技正通過聚焦老人就醫、照護等痛點,助力打造“適老型社會”。

前不久,上海多個社區的為老服務中心和老人家中多了一個形似煙霧報警器的“小玩意”。這個名叫“孝智通”的人體行為感知器可以快速識別人體異常行為。老人在衛生間跌倒、長時間滯留,或者在屋內長時間異常靜止,全方位報警矩陣就可通過電腦、手機、墻面語音面板、桌面語音音箱等多種途徑,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或監護人報警。

“‘孝智通’搭載了無線智能感知技術和百芝龍人工智能專利算法,不侵犯老人隱私,也避免了一些智能照護產品需要貼身穿戴、定時充電的麻煩。”上海百芝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胡書芳說。

疫情下部分老年人遭遇的“健康碼困境”,也引起了高科技企業的關注。

科創板上市公司優刻得依托技術優勢開發的“防疫一體機”,已經在多個場景投入應用。除了人臉識別、測溫、噴霧消毒等功能外,這臺機器還具備身份證件掃描功能,并可與安檢門、閘機等設備聯動。優刻得副總裁陳曉建透露,“防疫一體機”將很快在部分醫院“上崗”,并在獲得用戶授權后,借助后臺在線實時查詢實現用醫保卡“出示”健康碼,方便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

“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高科技落地更多應用場景,將通過消除‘數字鴻溝’,幫助老年人群體跟上‘數字化時代’的腳步。”優刻得董事長季昕華說。

關鍵詞: 高科技 適老型社會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