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科技創新成果賦能海關業務發展,解決日常監管難題

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中,如何既能確保安全又快速通關?外來動物疫病因子怎么才能既高效又徹底地無害化處理?日前,上海海關三項科技創新成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切切實實解決了這些日常監管中的難題,賦能海關業務發展。

上海市所在的長三角區域,食品農產品進出口量逐年遞增,口岸檢測面臨精準度不高、效率低下、方式傳統等發展瓶頸,阻礙了監管創新和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出臺。

上海海關食品中心鄧曉軍博士介紹,對進出口農產品的檢測,主要是針對農殘、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食品中的違禁違規物質,而傳統檢測方法耗時長,導致通關流程也長。

此次課題開發的高度特異前處理高分子材料及系列高分辨質譜檢測方法,解決了一些復雜基體和化合物的精準檢測問題,可以實現快速準確地檢測。在此基礎上,把技術轉化成標準,在長三角形成技術指導,使整個區域可以共同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另外,課題開發的多模式聯用技術,顯著提高了檢測效率。“比如檢測目標之一獸藥有很多種類,以前的方法是一類一類做,完成一個食品中的獸藥殘留檢測可能要用10種方法,現在用高通量跨類的篩查模式,就可以一次解決多目標的非靶向識別。”鄧曉軍說。

上海海關食品中心副主任李健是“跨境貿易入侵動物病原因子無害化處置與關鍵檢測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課題帶頭人。他介紹,之前動物病原因子無害化處置的手段和技術不完善,不能完全實現目標。

課題研發了四種新型消毒劑,對原有消毒劑的穩定、消毒效果、產生效果時間都進行了改進,并已量產應用。

針對口岸上截獲的旅客攜帶的動物產品,課題組研發了一種像洗衣機一樣的無害化處理設備。“把截獲的動物產品直接扔進去,經過粉碎、噴淋消毒液、攪拌等過程處理,下面還有儲藏倉,處理過的垃圾出來后可以自動封口,現場實現全封閉消毒,方便快捷安全。”李健介紹。

針對入境動物在隔離期間出現死亡的情況,課題組還研發了一種組裝式的、全封閉的設備,可以安全、徹底的對動物病原因子進行處理。目前,這一設備已經在全國9個口岸進行示范應用。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關鍵詞: 科技創新成果 海關業務 進出口食品 農產品安全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