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我國已培育三批小巨人企業,未上市/掛牌的企業超八成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資本和市場關注熱點。

智慧芽發布的《202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利能力和科創能力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9月13日,小巨人企業中,已上市/掛牌的企業數量尚不足總量的15%,未上市/掛牌的超過八成。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我國已經培育了三批4762家小巨人企業,但此前工信部公示的三批小巨人企業名單合計4921家。從數據的可得考慮,報告基于4921家企業樣本展開分析。

這些省份擁有小巨人企業最多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工信部從2019年開始遴選推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已經培育了三批4762家,帶動各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入庫培育的企業還有11萬多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各地區公布的數據來看,擁有小巨人企業最多的前十個省份分別是浙江(470)、廣東(429)、山東(362)、江蘇(285)、上海(262)、北京(257)、湖南(232)、安徽(229)、福建(221)、遼寧(211)。長三角三省一市均在前十之列,占小巨人企業總量的26%。

從小巨人企業的上市/掛牌情況看,截至9月13日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324家,港股/美股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372家。其中,擁有A股上市小巨人企業數量前三的是江蘇(60)、廣東(41)和上海(30);新三板掛牌小巨人企業數量前三的省份是廣東(37)、浙江(30)和河北(26)。

科創能力誰更強

小巨人企業長期深耕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從事細分市場十年以上的企業超過74%,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在97%以上,均研發經費占營收比重超過7%,均擁有有效專利超過50項。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開展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小巨人企業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要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并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創新能力也是小巨人企業的4項專項條件之一,其中要求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或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

上述報告顯示,現有小巨人企業專利申請總量為48.18萬件,均每家企業的專利申請量98件;有效發明專利量6.57萬件,均每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量約13件;軟件著作權共5.56萬件,均每家企業擁有軟件著作權約11件。

從區域來看,有效發明專利量前五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7743)、江蘇(6123)、浙江(5963)、北京(5806)和上海(5105)。如果按照區域內每家企業均有效發明專利量來看,排名則發生了一些變化,前五的省份分別是北京(22)、江蘇(21)、上海(19)、廣東(18)和海南(17)。

“十四五”時期,“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成為一個預期指標,以有效引導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更加注重專利質量,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研發、保護和轉化運用,推動高質量發展。

上述報告將4000多家小巨人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做了匹配,并梳理了分屬于九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小巨人企業數量,以及企業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據。在九大戰略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有效發明專利最多(16225件)的產業。此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2041件,新材料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10842件,分列第二、三位。

除專利能力分析外,報告還進一步從企業基本競爭力、研發規模及穩定、技術影響力、技術質量和技術布局五大維度,對小巨人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綜合評估。通過五大維度的指標體系,報告篩選出了科創力總分排名前100的小巨人企業。從區域分布看,北京(27)、上海(13)、廣東(12)分列前三位,合計52家,占比超過一半。

科創力排名前100的企業中,從戰略新興產業的分布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半壁江山,有50家企業上榜,排名第二的行業是生物產業(19),排名第三的行業是高端裝備制造行業(10)。

小巨人“十四五”將倍增

接下來,專精特新“小巨人”還會有較大規模增長。在9月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根據規劃,這一梯度培育體系包括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領航企業。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和培育辦法,力爭到2025年,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100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梁志峰說。

從規模上看,目前距離“百十萬千”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這也就意味著,“十四五”末,我國將實現小巨人企業的倍增,從目前的4762家增至1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將倍增,從目前的4萬多家增至10萬家。

日出臺的《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圍繞產業基礎領域和制造業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到2025年,滾動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000家左右,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左右,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左右。

遼寧省也提出,將進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全年擬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產品200項,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家,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關鍵詞: 小巨人企業 未上市企業 未掛牌企業 專精特新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