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甘肅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 解決光伏就地消納問題

日前,在位于甘肅省定西市的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普通合伙)的日光溫室大棚里,當地農民正在采挖新一季的洋芋。“以前種洋芋,周期長,蟲害多,種出來也賣不了多少錢。自從國網甘肅電科院的技術人員給我們裝上這套系統后,我們的洋芋長得快,長得好,一個鵪鶉蛋大小的洋芋出口能賣1塊錢。溫室里LED補光、溫濕度控制、水肥灌溉、物理殺蟲都是自動的,我在手機上就能看到運行信息,也能在手機上操作開關,太方便了。”農民企業家李進福每每說起這個系統總是贊不絕口。李進福是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普通合伙)的董事長,他提到的這個系統是國網甘肅電科院開發的零碳鄉村區域微能網管理云臺。

“這兩年,甘肅分布式光伏發展得很快,如何解決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納問題成了甘肅大規模發展分布式光伏的瓶頸所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抽調了10余名優秀黨員,以定西香泉鎮為示范點,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并接入智慧管理云臺,不僅解決了光伏的就地消納問題,而且提升了農業產業園管理和運維水,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國網甘肅電科院電力系統研究所黨支部書記、項目研發人員楊勇說道。

據悉,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國網甘肅電科院積極推進農業電氣化理念,與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普通合伙)達成合作協議,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校,共同建成定西香泉馬鈴薯零碳生態村落示范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經有了893千瓦新型智慧農業負荷,為當地農民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

在滿足農業負荷的同時,國網甘肅電科院還將多余的光伏電量采用加熱沼氣池的方式進行儲能,沼氣的產量增加了10倍,產生的沼氣直接用于農村生產生活,而制造沼氣產生的廢液廢渣用于制作農作物營養液,實現了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廢棄物的綠色循環利用。

據了解,智慧農業技術不僅應用于馬鈴薯種植,在甘肅隴南的花椒、金耳等農產品的烘干儲藏、甘肅臨夏地區的農牧業養殖技術中也頗受歡迎。

“腦中裝著技術,心里裝著群眾,這是我們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發揮技術優勢,盡可能做一些惠企利民的事是我們最幸福的事。”楊勇說道。

關鍵詞: 甘肅 智慧農業 電力科技 光伏就地消納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