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漁旅融合 探索蝦峙鎮實現海島共富新路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妤凡 張思敏

8月12日-13日,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系赴舟山市普陀區蝦峙鎮開展暑期調研,考察金缽盂臨港產業園項目、東曉村河泥漕區域五彩漁村改造項目等,了解傳統漁鎮產業轉型與美麗海島建設,關注海島基層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

蝦峙鎮擁有水深域廣的岸線優勢,臨港產業是蝦峙鎮向海圖強的支柱產業。該鎮積極開展低效用地整治專項行動,圍繞金缽盂臨港產業園、東白蓮油品儲運基地兩個重點項目,在不銹鋼加工、綠色碳匯、新型儲油等領域實現新突破。蝦峙鎮海運業發展勢頭強勁,有3500漁民轉產轉業,總運力可達到43萬載。在發展現代海洋漁業的基礎上,蝦峙鎮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建設群眾遠洋漁業基地,目前有7家遠洋漁業公司,遠洋船只146艘,漁業重心從傳統捕撈逐步轉向遠洋魷釣,積極鞏固全省“魷釣之鄉”地位。

東曉村河泥漕位于蝦峙鎮東南角,保留原生態村落風貌,北邊有蝦峙門國際航道,南邊有條帶門國際航道,集合了漁業和景觀的優勢。依托五彩漁村改造項目,蝦峙鎮對河泥漕區域的233戶農房外立面、圍墻等進行以藍色、白色為主色調的美化。通過號召青年村民返鄉、吸引外鄉人扎根、政企民合作經營等方式,東曉村已建成10余家民宿,總用地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

這類“旅游+“發展模式,不僅盤活了河泥漕閑置房屋,為漁村帶來全新活力與文化氛圍,還為漁村經濟引入新的增長點,實現3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實現漁業經濟與旅游經濟的高效融合,進一步拓寬漁農村共富路。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研旨在全面了解蝦峙鎮在推動傳統漁業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方面的做法策略,總結該鎮將漁業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并創造旅游新業態的實踐路徑,為海島地區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