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筑牢健康保障網 大病保險有哪些成效?

國家醫療保障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4億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何凡)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突出問題,大病保險自2012年啟動試點以來,目前已實現地域范圍全覆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認為,在服務民生領域,保險可發揮作用的空間非常巨大。我國有近14億人口,大病保險的受惠人群已超過11.3億人。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將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加強重大疾病的防治。

大病保險是什么?

健康是幸福之基。國際上有個通用概念——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就是將一個家庭的總收入減去家庭必需的食品等生活支出作為分母,這個家庭某個年度內累計的醫療支出作為分子,其比值如果大于或等于40%,就意味著這個家庭發生了災難性醫療支出。

“有研究發現,一個人一生大約80%的支出用于健康方面,而且大部分花在臨終前一個月的治療上。”北京大學PPP中心主任、經濟學院教授孫祁祥說,健康保障的邊際支出遞增,沒有辦法可以逆轉這一趨勢。健康威脅的不可預知性、健康成本的高企性與健康支出的不可控性,凸顯出健康議題的極端重要性。

而我國全面實施大病保險,為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提供了“雙保險”——這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城鄉居民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

從2014年的“在全國推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2015年的“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2016年的“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2017年的“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2018年的“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到2019年的“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大病保險的部署一年都未落下,且對此項工作的安排層層遞進,逐年細化。

大病保險有哪些成效?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期發布的報告《商業保險承辦大病保險的機制研究》顯示,從各地實踐看,2016年大病保險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提高了約12個百分點的保障水平。而截至2107年末,商業保險機構承保全國90%以上的大病保險業務,服務覆蓋全國31個省份。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院保險學系教授朱銘來表示,我國大病保險制度建設的實踐探索已取得多方面顯著成效:一是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二是基本建立了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結余、新增財政補助專項經費等的多渠道籌資機制,保證了制度可持續性;三是進一步提升了大病患者保障程度,使得大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四是在一系列制度基礎夯實之后,商業保險機構正逐步發揮出專業優勢。

“大病保險在短短五年之內進一步提升了基本醫保的保障水平。不過,大病保險制度在管理和運行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目前按費用進行保障的做法‘普惠性’很好,卻存在‘精準性’不足的短板。”朱銘來對記者說,現行政策支付標準多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判定標準,沒有針對不同收入群體制定不同的支付標準,造成一些低收入人群用不上、不夠用的情況。

他認為,一方面可與時俱進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對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貧困人口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做出更詳細的定位,合理設定各類保險的保障邊界,并推進醫療數據共享,促進智慧醫保網絡平臺建設等科技創新;另一方面可推動商保參與醫保及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嚴格大病保險承辦準入制度。

應保盡保如何做到?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發布的《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提出,采取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方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和商業保險機構專業優勢,提高大病保險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質量。該文件還要求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明確分工,細化措施,在政策制定、待遇支付、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好銜接,努力實現大病患者應保盡保。

近年來,保險業主動參與各地大病保險政策制定、方案設計、試點推進及經辦服務等工作。例如去年12月,寧波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發布《大病保險服務規范》,成為我國首個大病保險服務類地方標準,在能力建設、系統建設、結算理賠、風險管控等方面為商業保險承辦大病保險提供出一整套服務質量考核評價制度,為大病保險承辦體制機制升級做出積極探索。

“當前保險公司服務大病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費用補償階段,應進一步突出健康管理業務。下一步可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承辦好大病保險業務的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健康保險產品。”朱銘來建議。

在孫祁祥看來,除了需要重視全民教育和健康預防,更需要加強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促進效率活化、提升保障能力。“在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中,我們應當遵循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原則,高度重視商業健康保險與社會醫療保險的銜接機制建設,二者應既有分工、又相互融合,以此織牢織密城鄉居民健康保障網。”

關鍵詞: 健康 保障 大病保險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