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環北京都市圈受關注 未來將很大人口積聚潛力

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現代化都市圈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

近些年來,依托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一系列利好的落地疊加,環北京都市圈迎來了新的機遇。4月26日,由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環北京都市圈區域價值論壇”在京舉行。會上,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表示,隨著都市圈格局的變化,未來,重要的節點城市將迎來價值重構。

“超大型都市圈未來還有很大的人口積聚潛力”

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在演講中提到,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多個都市圈輻射擴散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城市群,而城市群最終會擴展為大都市帶,形成多核星云狀高度交織的網絡結構。他認為,未來,首都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莊都市圈將成為支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之鼎。

目前,跨行政區就業通勤的現象化以及人口增長、空間擴張與產業聯系的都市圈化都是都市圈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要特征。當中,人是貫穿上述幾個特征的核心要素。在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看來,超大型都市圈未來還有很大的人口積聚潛力。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王偉也表示,從生活圈到都市圈,從商業圈到都市圈,人都是優先的。都市圈建設不是簡單創造價值高地,而是讓整個都市圈變得平坦。只有平坦,才能夠帶來更大的人口流動,進而創造和實現更高的現實價值。

交通、服務完善,霸州向“微中心”城市發展

會上,方創琳提出了精準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環北京都市圈“微中心”理論。微中心是指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節點;推動微中心建設,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深水區”的重要舉措。在繼續突出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的同時,因地制宜,靶向對標,精準施策,縱深突破,找準脈點,抓住重點,突出特色,激活創新要素,等高等標的對接。

作為環北京都市圈中的重要節點城市,霸州將憑借其地理區位、產業承接、人才引入等多重優勢,進一步實現區域價值的提升,向成為微中心不斷邁進。

據了解,霸州位于冀州平原東部,北距北京80公里,東臨天津70公里,西接雄安新區35公里,是京津雄區域聯動的重要樞紐城市。京雄城際開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成運營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逐步兌現,將為霸州承接京津雄三地的產業轉移、推進產業升級提供助力,霸州的區域價值也將持續釋放。

論壇上,“交通”和“服務”成為了到場諸位嘉賓口中的“高頻詞”。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強表示,從圈層的理論來看,當通行的時間成本降到一定的程度,霸州區域的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可期的。在軌道交通體系化發展、公共服務領域系統化改善的前提下,可能未來在都市圈的中小城市生活會獲得更高的幸福感。

談及環北京樓市的變化,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整個環北京區域的發展起到了比較有利的支撐作用。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產業一體化促使購房者對環北京區域預期的轉變,環境區域的樓市成交量繼而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升溫。

關于霸州未來如何實現進一步發展,王偉建議,在北京、天津、保定黃金三角核心位置的霸州要重新定位、梳理空間,讓自己的空間在未來的戰略機遇里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還要深刻理解中國人的文化價值、生活價值、行為特征和動機,并針對這些方面進行相應的空間規劃設計和區域規劃設計。

關鍵詞: 環北京都市圈 積聚潛力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