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亮眼,中關村創業大街進入3.0時代
2019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于6月13日拉開帷幕,300余家參展企業帶來的308項展示項目驚艷亮相。
近年來,北京爭當雙創領跑者。完善生態,著力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政策助力,解決企業研發產品走向市場的難題……2015—2018年,北京市日均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獨角獸企業數量和整體估值均實現了翻番,“北京創造”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腦電波控制的輪椅、能跟著旅客行走的行李箱、有“人類觸覺”的觸覺機器人……在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300余家參展企業帶來的308項展示項目驚艷亮相,展示出北京雙創的活力。
“2018年,北京市日均新設科技型企業從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23家,實現了翻番;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2.5萬家,實現了翻番;獨角獸企業82家,企業數量和整體估值實現了翻番。”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能源與經濟運行調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英建在13日的開幕式上表示,不斷壯大的雙創隊伍為“北京創造”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成績亮眼,中關村創業大街進入3.0時代
4月,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北京博腦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躍曦拿著剛剛打印的營業執照,開心地說:“海淀區推出‘集群注冊’政策,免費為我們這樣的初創企業提供注冊地址,真是太意外了!”
“傳統孵化器可以提供注冊地址服務,但都要收取一定費用。現在,有了‘集群注冊’政策,就可以免費提供注冊地址。而且‘集群注冊’企業的數量不設上限,只要符合要求,有多少注冊多少。”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劉春哲說。
“集群注冊”服務僅是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翼”計劃的一部分。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發展總監尹路明說,“翼”計劃分為振翼、展翼、比翼三個階段。在振翼階段,中關村創業大街為“種子期”創新項目提供“集群注冊”服務,并且享受銀行開戶免費、企業開辦免費等政策優惠;在展翼階段,中關村創業大街將聚焦初創小微企業的成長發展,為項目團隊提供各項政策對接、產業對接和投資對接機會;在比翼階段,獲得認可的團隊有機會獲得中關村創業大街自有投資基金或大街生態內投資機構的全方位投融資支持。
5年時間,中關村創業大街從“外在喧囂”走向“內斂成熟”,用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數據匯聚成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累計孵化3451家創業團隊;獲得融資團隊累計1181家,總融資731億元。2014年開街以來,創業大街從創新創業要素聚集的1.0版本,發展到形成創新創業生態的2.0版本,再到今天形成全球產業創新生態的3.0版本,已經成為具有創新力、國際范兒、全開放的重要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與空間。
“從喧囂走向安靜,從熱鬧走向理性,中關村創業大街不是咖啡涼了,而是創造出了更適合創新創業的環境,更符合創新創業的規律。”海淀區委書記于軍認為。
敢為人先,支持網聯駕駛研發測試
識別紅綠燈、躲避行人、繞過障礙……日前,記者走進鳳凰嶺腳下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海淀基地,幾輛車頂安裝著儀器設備的自動駕駛車輛正在進行測試。
在現場,一個十字路口旁,一名“小孩”突然出現并橫穿馬路,車輛立即“識別”并停了下來。“這是我們在進行干擾測試,故意制造一些復雜場景,來測試車輛的應變能力。”海淀基地負責人、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吳瓊說。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成為一片藍海。然而,“測試難、評價難、上路難”成為橫亙在當前整個產業面前的難題。北京市先行先試,在2017年12月發布國內首個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政策指導文件,并成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該中心攜手海淀區打造北京市首個面向自動駕駛車輛研發測試、能力評估而建設的封閉測試場地。“基地真實還原了京津冀地區城市與鄉村復雜道路環境,可以構建上百種靜態與動態典型交通場景,并搭載網聯通信設備與系統,支持網聯駕駛研發測試。”吳瓊介紹。
截至目前,基地累計為百度、滴滴、戴姆勒等30家中外廠商進行了自動駕駛牌照申領前的測試和評估工作,已有11家廠商65輛自動駕駛汽車在這里通過測試和評估拿到路試牌照,在北京44條123公里的測試道路上繼續進行測試。
從封閉測試場到開放測試道路,再到開放測試區,北京市正逐步解決自動駕駛的“測試難、評價難、上路難”。預計到2022年,北京市智能網聯車輛示范運行區域面積將達到500平方公里、開放道路里程將達到2000公里,有效解決企業測試需求,加速產業發展。
敢為人先,當好雙創的領跑者。近年來,北京市圍繞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著力支持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完善創新創業生態,2015年以來,北京已有2個區域示范基地、5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13個企業示范基地,占全國雙創示范基地總數的1/6。
政策助力,打通企業創新“最后一公里”
在雙創周北京會場,柏惠維康科技帶來國內首款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實現了神經外科手術的精準定位,定位精度達到1毫米,創口僅2毫米,手術時間從2小時縮短為30分鐘。
企業搞創新,研發出的產品最終如何走向市場,往往成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成立于2005年的天智航是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領頭羊,公司研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定位精度達亞毫米級,適應癥范圍及定位精度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由于公司產品主要銷往各大醫院,按照政府采購法,采購手術機器人需要3家以上競標單位才符合要求。“國內做同類產品的,只有我們公司一家啊。”董事長張送根說。
經市發改委會同中關村管委會、市科委、市經信局(原經信委)、市財政局等5個部門聯合認定,天智航的產品納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項目,為企業參加招投標時爭取單一來源采購,提供了支持和便利。“我們做‘科技紅娘’,幫企業為創新出的技術產品找銷路。”中關村政府采購執行辦公室主任戴雙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
創新創業助力產業邁向高精尖,引領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北京新經濟邁上萬億臺階,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高技術產業增加值6976.8億元,較2015年提高34%,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為23%,高技術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下一步,我們將面向創新主體新需求,啟動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活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王英建說。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
- 娃哈哈再推醬酒產品,能否成為創新發展點?
- 因業績不佳、規模過小等原因 開年12只基金相繼清盤
- 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大臺 科創策源功能明顯提升
- 玉溪紅塔工業園區去年工業產值增長19.1% 新增“四上”企業10戶
- 首次中成藥集采展開 常備藥、常用藥的價格將更“親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龍頭上市公司名單
- RS485總線的3964(R)協議設計
- GPS-GPRS定位定向導航系統
- 沖板流量計的安裝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設計方案
- 電壓跟隨器電路- -電路中也有跟屁蟲?!
- 通訊行業股票有哪些?通訊行業概念股一覽
-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
- 粒度測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 延時繼電器工作原理
- 盤點世界頂級五大黑客:個個都是神
- 一種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 電磁閥工作原理
- 硬盤的工作原理
- 年貨經濟再度激活懷柔消費潛力 大型綜合體打造區域消費新生態
-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區塊鏈技術ETF申請
- 2021年飼料概念龍頭上市公司匯總
- USB接口供電不足的解決方法
- 電容原理
- 隔離端子的抗干擾和應用選擇
- SMT技術相關知識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