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全球可能有多達1/3的職業和技能變更將發生在中國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與麥肯錫中國區13日發布的全新報告《中國的技能轉型:推動全球規模最大的勞動者隊伍成為終身學習者》顯示,隨著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在中國及全世界廣泛普及,數以百萬的勞動者或將急需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是變更職業。鑒于中國體量龐大,預計全球可能有多達1/3的職業和技能變更將發生在中國。
過去30年,中國居民收入和勞動生產率增長了10倍,GDP增長了13倍。但同時,包括人口增長、城鎮化及資本積累等在內的一些關鍵驅動因素的作用正在減弱。麥肯錫認為,目前中國正在從制造、投資拉動型經濟轉向消費、服務、創新驅動型經濟。隨著自動化和數字化趨勢因全球應對新冠疫情而加速發展,勞動生產率將成為更重要的增長驅動力,對人才及勞動者所需技能的要求也將發生變化。
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可能有多達2.2億勞動者(占勞動力總數的30%)需要變更職業。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未來工作模型,這大約占到全球變更職業總數的1/3。在中等自動化情景下,到2030年,約有5160億工時(平均到每名勞動者約為87天)或將因自動化而需重新部署。對體力和人工操作技能的需求或將下降18%,對技術技能的需求則或將增長51%。此外,面對勞動力市場和技能的變化,中國農民工群體面臨的挑戰或更為嚴峻,這一群體到2030年可能擴大到3.31億。許多農民工的收入和技能水平較低,并且他們的工作內容約有22%至40%更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受影響的總工時約為1510億至2770億小時,平均每人57至105天。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聯席院長華強森(JonathanWoetzel)認為,“中國可以滿懷雄心,考慮制定一個全國性的技能發展目標:將當前體系所覆蓋范圍擴大三倍以涵蓋所有人;調整教育及技能培訓內容,以適應后工業經濟時代對勞動者技能的要求;確保在中國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獲得教育和培訓。”
麥肯錫認為,根據對中國和全球最佳實踐的廣泛研究,或可考慮通過以下四大舉措入手開展試點項目,以推動系統性轉型。比如加快采用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工具幫助提升授課效率;比如擴大公共部門與私營機構在技能發展領域的合作,構建協作生態系統;比如制定更能吸引學生群體的職業教育軌跡,提供更為靈活的發展路徑,優化職業教育軌跡;再比如轉變思維,加強激勵。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兼麥肯錫中國區主席梁敦臨(NickLeung)表示,“中國面臨艱巨的任務,但也的確具備顯著優勢——中國的數字化程度持續提高,事實上,中國在教育技術領域等風險投資已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國很早以前就開始探索政企合作模式,這也可以為人才發展體系改革過程中的新型合作奠定基礎。”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院長成政珉(JeongminSeong)表示:“由于教育和培訓體系覆蓋的人群范圍可能擴大三倍,私營部門有望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中國擁有許多充滿活力的成功企業,他們可以加強培訓供給力度,并在新的體系中尋覓良機,進行投資。”(記者 李佳佳)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
- 娃哈哈再推醬酒產品,能否成為創新發展點?
- 因業績不佳、規模過小等原因 開年12只基金相繼清盤
- 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大臺 科創策源功能明顯提升
- 玉溪紅塔工業園區去年工業產值增長19.1% 新增“四上”企業10戶
- 首次中成藥集采展開 常備藥、常用藥的價格將更“親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龍頭上市公司名單
- RS485總線的3964(R)協議設計
- GPS-GPRS定位定向導航系統
- 沖板流量計的安裝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設計方案
- 電壓跟隨器電路- -電路中也有跟屁蟲?!
- 通訊行業股票有哪些?通訊行業概念股一覽
-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
- 粒度測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 延時繼電器工作原理
- 盤點世界頂級五大黑客:個個都是神
- 一種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 電磁閥工作原理
- 硬盤的工作原理
- 年貨經濟再度激活懷柔消費潛力 大型綜合體打造區域消費新生態
-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區塊鏈技術ETF申請
- 2021年飼料概念龍頭上市公司匯總
- USB接口供電不足的解決方法
- 電容原理
- 隔離端子的抗干擾和應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