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0中國零售業風險管理報告》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0中國零售業風險管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全國范圍內零售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評估當前中國零售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提出風險管理建議。

《報告》指出,零售行業微觀風險有四方面特性:競爭風險較大,消費增長區域轉移及群體消費行為變化,網絡發展帶來消費模式變化,供應鏈建設愈發重要。

在宏觀方面,零售業也面臨著風險:投資下降,零售企業放緩新開店速度;疫情防控期間零售行業客流量下降,停工停產導致的居民消費能力下降也對消費意愿、物流運輸造成了負面影響;零售企業的租金成本占比較高,在疫情之下,收不抵支的風險難以避免。

《報告》對百余家零售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64%的管理者認為戰略風險是未來5年的最大風險,其次分別是營運風險(20%)、合規風險(9%)、財務風險(7%)。

在企業風險管理的架構上,65%的受訪企業認為審計部門具有風險管理職責,其次是法律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占比分別為63%和56%。69%的受訪者認為公司風險管理治理框架及決策機制足夠應對未來5年的最大風險。

《報告》通過風險指數分析發現,成立時間越長的公司,風險管理水平越高,收入規模越大的零售樣本企業風險管理水平越高,雇員人數越多的零售企業風險管理水平越高。風險文化不同的零售樣本企業之間的風險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報告》建議零售企業既對數字化新風險進行預防和管理,也通過數字化、人工智能的新方法來實現風險管理。一是利用科技進行風險管理。在保證風險管理效果的同時,降低零售企業的風險管理成本。二是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管理。中國零售行業的全渠道發展為大數據風險識別和預防提供了基礎。互聯網電商企業具有明顯的數據優勢,傳統零售企業也在線上化的過程中提升了大數據的應用能力。大數據和AI是被最多受訪者認為會影響零售業風險管理的技術。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受訪者均認為,應該基于零售行業的特殊性,對風險管理框架和工作方法進行整體梳理,制定零售行業的風險管理標準,為行業發展指引方向。

此外,隨著風險管理意識的不斷提高,中國各行各業對風險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日趨強烈,應從人才儲備和在職人員技能提升兩方面入手,提升零售企業風險管理人才的存量和增量,激活零售企業風險管理人才培養機制。

本報記者 閻 密

關鍵詞: 中國零售業 風險管理報告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