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商務部: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推動信息開放共享

● 商務部梳理了當前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做法,形成了《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經驗做法》

● 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除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車排放標準的二手車遷入

● 對于擬恢復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地區,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向政策制定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報告

今年2月,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指出,商務部梳理了當前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做法,形成了《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經驗做法》。

《工作指引》明確,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除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車排放標準的二手車遷入。落實國家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便利二手車異地遷移。對于擬恢復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地區,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向政策制定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報告。

同時,還就擴大新車消費、發展二手車消費、促進汽車更新消費、培育汽車后市場等方面給出具體建議,為進一步激活汽車產業、二手車市場,保證我國汽車產業穩健增長,提供了關鍵的產業政策操作指引。

全面取消限遷政策

推動信息開放共享

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隨著汽車工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的逐年提高,我國已步入世界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行列。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17億輛,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

“新政策的推行意味著將加速二手車在各區域間的流通,極大地推動市場交易量。”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認為,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可以極大提升二手車剩余價值的開發與利用,有助于形成全國統一、標準化、高效的二手車市場秩序。對于廣大想要購買二手車的準車主來說,價格會更便宜,手續也更為簡單。

《工作指引》要求,便利二手車交易。細化“跨省通辦”配套舉措,保障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異地交易在轉入地開具發票并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政策落地落實。支持發展二手車經銷業務,推動取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登記注冊住所的不合理限制。積極推動在具備條件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經銷企業設立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完善配套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交易、納稅、登記、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針對目前二手車流通市場中存在的保值率低、信息不透明以及管理無序等問題,《工作指引》也提出了規范要求,即推動二手車信息開放共享。各地可先行先試,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加強二手車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運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導二手車經營主體以車窗表格形式在顯著位置明示車輛相關信息,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鼓勵有關機構和行業組織向二手車市場相關方,提供保險理賠、維修保養等車況信息查詢服務,推進二手車信息透明化。

業界普遍認為,《工作指引》不僅將對二手車市場起到促進作用,也將對二手車市場當前的經營狀況進行優化。

據了解,和巨大的二手車市場潛力相比,我國年來二手車交易的活躍度和市場的期望值還有很大差距。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1434.14萬輛,相較2019年減少了約58萬輛。將這一數據放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對比,我國二手車交易和發達國家相比仍顯落后,按照推算,交易量理論上應該接4000萬輛。

造成二手車交易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各地普遍實施的二手車限遷政策,這給二手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交易制造了很多障礙。所謂“限遷”,是指一些地方對于外省或者外市的二手機動車采取限制環保標準、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外地車輛大量流入本地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超90%以上的地級市都在執行著不同程度的二手車限遷政策。

早在2016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印發《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俗稱“國八條”),要求全國299個地級市除京津冀、江浙滬、長三角三大區域的15個城市外,其他各地不得制定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已實施限遷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

但這一意見并未被重視,二手車解除限遷政策進展緩慢。對此,相關職能部門不遺余力地出臺多項文件政策,力推各地加快二手車流通服務保障工作。

2016年12月29日,原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嚴格執行“國八條”,對于在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和安全檢驗有效期內,經轉入地環保檢驗,符合轉入地在用車排放標準要求的車輛,各地不得設定其他限制措施。

2017年3月,商務部、公安部、原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函,各地應在2017年4月14日前上報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落實情況,對取消緩慢的地區將提請國務院適時開展實地督查。但即使接期限,各地按照三部委要求取消限遷政策的情況也不樂觀,大多地方政府在執行層面還處于觀望狀態。

2017年下半年,商務部等對各省二手車流通情況實地展開督查后,共有13個省份涉及135個城市發布了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的相關文件,而這與國務院提出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政策理解存在分歧

解除限遷進展緩慢

地方政府對于取消限遷政策,為何如此“消極怠工”呢?劉俊海分析認為,環保政策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二手車限遷政策始于2008年,當時正在籌辦奧運會的北京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對外地遷入的二手車設置了嚴格的環保標準。由于地緣關系,河北一直是北京二手車的流入地,其后也設置了二手車遷入門檻。2011年12月,因為空氣污染、交通安全、車輛購置稅等因素,河北省相關部門出臺限入政策,禁止國三標準以下、6年以上車齡的外地二手車進入本地市場。隨后,上海、天津、山東、廣東等省市紛紛出臺二手車限遷政策。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稅收問題也是地方政府考慮的重要因素。取消限遷會影響當地新車銷量,間接影響新車上繳的稅收。相對來說,二手車比新車價格更低或者價值更低。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關于“允許實施限遷”車輛的標準,各地存在不同認識。地方政府理解上與三部委的文件要求不一致。對黃標車禁止遷入,理解上沒有差異,但對于老舊車應否限制遷入,地方政策與三部委的要求差異很大。三部委文件要求,對老舊車不得限遷,但地方政府認為“國八條”允許對老舊車限遷。

據了解,“國八條”允許限制遷入的車輛有兩類:一類是國家鼓勵淘汰的車輛;另一類是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很多地方在落實“國八條”的文件中均明確指出,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車輛分別指老舊車和黃標車。其理由是原環境保護部《關于明確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車輛標準促進二手車流通的通知》曾指出,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車輛分別指老舊車和黃標車。原環境保護部等六部委《關于印發2014年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黃標車是指排放水低于國一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原則上老舊車是指未達到國四排放標準的車輛。

但是,相關部委的文件卻要求不對老舊車限制遷入。2016年12月29日,原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出《關于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設定其他限制措施”,允許限遷的只包括“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與“國八條”相比,少了“國家鼓勵淘汰的車輛”。2017年3月,在商務部、公安部、原環境保護部“關于請提供取消二手車限制遷入政策落實情況”的函中,進一步明確了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除外”條款,只包括“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很多地方政府執行了“國八條”的標準,對達不到國四排放標準的老舊車同樣禁止遷入。

對此,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標準十分明確。對于在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和安全檢驗有效期內,并經轉入地環保檢驗,符合轉入地在用車排放標準要求的車輛,各地不得設定其他限制措施(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和國家要求淘汰的車輛除外)。這里提到的在用車排放標準不是指轉入地要求新車銷售所需達到的排放標準,而是指本地區允許行駛車輛的排放標準。也就是說,凡是當地允許上路行駛的車輛,就必須允許遷入。

該負責人表示,對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存在理解不一致、標準不統一的問題,2016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對各地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情況進行了督辦。2016年底原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出《關于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要求各地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此前與該通知規定不符的以該通知為準。

鼓勵創新流通模式

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2018年以來,在商務部、原環境保護部等部委的有力推動下,解除二手車限遷政策的省市越來越多。

2020年4月,商務部對外披露,大氣防治污染重點區域外的25個省市均已經明確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有關地區也取消了省內限遷。受益于取消限遷政策,二手車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2019年,二手車跨區轉籍的比例比2015年提升了8.7個百分點。

但是打通各地二手車市場流通,落實解除二手車限遷政策的精神,并不能僅僅依靠取消廢除政策文件,還需要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比如二手車的價值評估、環保標準各地標準的統一等等,都揭示出落實國務院有關取消二手車限遷、打通各地方市場壁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工作指引》提出要創新二手車流通模式。支持二手車交易市場改造升級,改善軟硬件設施條件,建立先行賠付制度,提升信息化應用水,促進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加強二手車誠信體系建設與應用,完善二手車經營主體信用信息,提升信用監管效能,促進行業品牌化發展。引導二手車經營主體加快大數據、智能化等新技術應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劉俊海分析認為,擴大消費是打通經濟大循環的重要落腳點。而在消費的大盤子里,汽車類消費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十分之一,占GDP比重超過4%。這個數據僅僅只是汽車消費,還未算前述的生產制造等一系列上下游產業。因此激活二手車流通市場意義巨大。除了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文件以外,如何提高促進二手車流通的市場服務水,也是政府主管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

羅磊認為,全面取消限遷有利于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增加流通,擴大范圍,提高市場經濟杠桿作用。新政策的推行,同樣會推動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建立起更為完善的殘值評估體系,既可以有效改善新能源汽車“轉手就打折”的銷售現狀,也能增強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輛的信心。由此也將帶動一批二手車經銷商集團的出現,以及汽配、維修、保險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對優化我國整體汽車市場結構起到利好作用。

□ 本報記者 萬靜

關鍵詞: 二手車限遷 信息開放共享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