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4.0”出臺

率先探索企業鏈碼、構建黃埔人才發展指數、對新產業新業態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全面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下稱“營商環境改革4.0”)正式出臺,從6個方面提出23項改革任務、168條具體措施,其中不乏推出多條首創引領改革舉措。3月24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了“營商環境改革4.0”新聞發布會。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東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于2018年2月、2019年7月、2020年3月分別啟動營商環境改革1.0、2.0、3.0,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如今,從1.0版的22條到4.0版的168條,該區營商環境改革經過持續迭代升級,再次迎來飛躍時刻。

“營商環境改革4.0涉及領域更廣,覆蓋面更大,措施也更明確,著力打造系統化、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據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局長吳火華介紹,此次改革更加重視改革創新系統、更加重視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更加重視先行先試發揮示范作用。

具體來講,營商環境改革4.0瞄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在制度層面進一步創新。出臺并細化“工業快批10條”“優化消防審批”等改革措施,依靠制度的剛約束,推動各領域改革系統集成。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作用,率先探索企業鏈碼、全面推廣電子證照、建設“容e查”臺,以數字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多措并舉優化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

“改革還通過深化第三方評價、‘吐槽大會’、營商環境觀察員等相關制度,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的痛點、難點、堵點。” 吳火華說。

值得關注的是,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知識城總規獲國務院批復為契機,該區擬將商事登記“跨境通”范圍從港澳拓展至新加坡,推動信用建設、知識產權等領域與港澳互認互通,深化“單一窗口”“兩步申報”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

圍繞各地普遍存在的“準入準營不同步”問題,本次營商環境改革4.0給出解決新招。一方面,證照齊提速,準入即準營。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大力推行“證照分離”全覆蓋。同時,在全省首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許可“告知承諾”信任審批、100%“證照同辦”,非現場審核事項100%“當日辦結”。下一步,還將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將同一行業涉及的“多張證”整合為“一證”即可開業。另一方面,針對企業新業態、新模式政策空白問題,創新出臺“黃埔規則”。建立“兩庫、雙研判”機制,通過專家論證,為企業量身定制“一品一類一策”審查規則,讓企業能夠取得許可,搶占市場先機。

企業籌建審批,也體現著“黃埔速度”。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通過分類和分階段改革,打出“拿地即動工”改革“組合拳”。其中實施的“三階段”施工許可,為企業節約3-6個月的申請時間。

聚焦知識產權、金融供給、人才發展等市場要素,營商環境改革4.0也給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其計劃設立3 個金融服務超市分點。并加快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壓減企業融資環節,提升首續貸審批效率,實現“線上+線下”一站式企業融資服務,爭取實現全區小微企業首貸率超過10%。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范敏玲

關鍵詞: 營商環境改革 國際化水平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