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到2021年底,北京四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將全面形成

北京市日前發布了《關于全面建立林長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到2021年底,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將全面形成,各項制度基本建立。隨著林長制的實施,京華大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將有“當家人”。同時,各級林長可以結合區域特色,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實現“點綠成金”。

四級林長

扎牢資源保護“安全網”

隨著造林綠化建設不斷推進,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44.4%,森林蓄積量達2520萬立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8.9%。實施“林長制”可以強化領導干部生態保護屬地管理責任,促進相關工作的統籌協調,實現首都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管理的長遠發展。

《意見》要求,到2021年底,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全面形成。市總林長對全市各級林長制工作負總責。區級總林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林長制工作。鄉鎮(街道)級和村(社區)級林長則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區域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發展工作。2025年,全市將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發展機制。到2035年,林長制制度體系將更加完善,園林綠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全面提升,確保首都綠色生態空間保持穩定,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效益顯著提高。

據了解,林長制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按照《意見》要求,全市將建立“市統籌、區主責、鄉鎮(街道)運行、村(社區)落實”的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發展工作機制,并建立完善調度、巡查、部門協調等相關制度。市、區總林長和林長每年至少進行1次調度,市、區級林長每年至少開展1次巡查,鄉鎮(街道)級林長每月至少開展1次巡查,村(社區)級林長每周至少開展1次巡查,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立部門協作制度,還將形成在林長領導下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有“當家人”

北京推行林長制,突出城鄉統籌,全域覆蓋,京華大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了“當家人”。《意見》要求,各級林長實行分區(片)責任到人,確保逐地逐片、一林一園落實管理主體,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意見》明確,各級林長不但要把森林綠地管好,還要負責責任區域內的濕地、野生動物和古樹名木等一切園林綠化資源的保護發展工作,而有關濕地保護還將與全市河湖長制責任區域全面對接,實現全方位、立體式的資源監管。各級林長還要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宜林荒山造林和留白增綠等重點工程,進一步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同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等新發展理念,不斷豐富森林濕地的生物多樣,提升首都生態資源質量。

各級林長要逐級簽訂園林綠化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書,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重要指標將被納入首都林長制目標考核體系。而林長制考核結果也將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全市還將設立林長制公示牌,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發展林下產業

讓綠化資源“活起來”

林長制的實施既可以讓生態資源得到保護,更將“點綠成金”讓首都的綠色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據統計,全市果樹種植面積達200萬畝,集體林地有1480多萬畝,是首都重要的綠色資源,更是京郊農民綠崗就業和生態增收的重要載體。各級林長可以結合區域特色,深入挖掘森林資源的多種潛力,盤活綠色資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做好綠色發展文章。

林長制的實施,將推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新型集體林場。通過探索構建生態保護社會共建共治的新機制,還將進一步研究制定綠色產業惠民相關政策。 全市將充分利用現有生態林管護政策,全面實行村(社區)級林長、林管員、護林員“一長兩員”的末端管護模式,夯實管護責任“最后一公里”,將管護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并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創新基層保護管理措施,實現智慧管理,提高監管效率。(文/本報記者 王斌)

關鍵詞: 四級林長制 綠化資源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