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鬼市”升級而來 帶來“穿越感”的沉浸新體驗
老文玩人心心念念的潘家園“鬼市”升級了。自3月26日起,每周五晚7點至周六清晨4點,“夜賞奇珍·鬼市探寶”活動在潘家園舊貨市場定期開市。4月2日晚間的“鬼市”,也將成為吸引眾多文玩商家、游客及年輕人關注,應景清明節的主題夜集。北京商報記者在升級后首場活動走訪中看到,新“鬼市”不只吸引了拿著手電筒前來淘貨的藏友和老文玩人,夜色中熱鬧的“鬼市”景觀還吸引了不少游人前來游園打卡。潘家園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鬼市”的升級,是對“半夜開市、黎明即散”傳統的還原,并創新地將更多體驗式、沉浸式的場景融入其中,吸引新客群來感受老北京的古玩文化、地攤文化。
“半夜開市黎明即散”
3月26日晚間,潘家園舊貨市場西門夜燈初上。雖然春雨剛停,晚風涼身,但市場西區的地攤前正陸續有人拎箱而來,將大大小小的物件逐一擺開。晚7點剛剛開市,就已經形成了琳瑯滿目、幾十米的陣仗。
位置把頭的攤主德江是有著數十年資歷的票證玩家,舊時的北京公交票、勝利劇院演出票及老電影票被鋪開一地展示,仿佛是一張張穿越時空的憑證,讓人秒回老電影情境中。北京商報記者看到,“80后”王先生饒有興致地挑選,最后以200元買走了幾沓老公交票。一些游人和王先生相同,是碰巧路過進來一探究竟,但更多的還是手持專業電筒有備而來的藏友。夜色下的市場熒光點點,夾雜著行話的攀談聲不絕于耳。仔細看去,瓷器、串珠、老玩具、書籍、字畫等等應有盡有。一攤一景頗有趣味。
雖然是潘家園“鬼市”升級后的第一場,但消息已在圈內傳開了。來自河北的文玩商谷先生稱今天特意趕來,一是淘淘東西,二是看看場地。“做這行這么多年了,‘鬼市’也是心里的一個符號和情結,希望能夠再現曾經的景象。”谷先生稱。
“半夜開市、黎明即散”的“鬼市”文化是許多文玩人的集體記憶。據史料記載,宋代的時候“鬼市”就已經盛行,而老北京的“鬼市”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長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擁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潘家園市場,其誕生可以說是始于“鬼市”:“80年代中后期,在勁松南路的一塊待建閑置地上開始出現一些百姓自發形成的零散地攤,到了1992年初已經有近幾十個攤位。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漸移至勁松南路路南,近百個攤位成為潘家園市場的雛形。那時開市時間沒有限制,凌晨就開始有人占位擺攤,天長日久,人們就稱之為‘鬼市’。”
外行人眼中自帶神秘色彩,內行人眼中的“門道”所在。談及“鬼市”,有文玩商家表示:“按照傳統,真正的好東西全在凌晨開市之初的個把小時‘露臉兒’。這就是所謂‘行家看門道,淘寶要趕早’說法的緣由。”
“穿越感”的沉浸新體驗
不同于傳統“鬼市”的一派野生景象,此次“重現江湖”的潘家園“鬼市”是重裝升級而來。雖然在開市首日只開辟了一條主道,但據了解,未來計劃里,將以市場西地攤、乙A乙B中通道、北商房前作為“鬼市”經營區域,經營攤位也將逐步增加。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夜色里的潘家園吸引來的不只是文玩圈的老江湖們,獵奇的、拍照打卡的年輕游人與播客同樣占比很多。市場內,分布有祈福燈亭、“摸金校尉到此”的景觀石、復古百寶箱等裝置,為“鬼市”周邊增加了時興的小說、游戲里的場景元素。身著古代服飾,提著燈籠打更的巡場工作人員,更增添了新“鬼市”身臨其境的既視感。
“對于我們‘外行人’來說,潘家園‘鬼市’有另一套玩法。”有游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因為缺乏專業眼力,不指望能從‘鬼市’中撿漏,但此行就是為了體會一把“穿越感”,目測有不少可以拍攝爆款短視頻的素材??梢钥吹?,一些潘家園抖音電商直播基地的商戶也來為直播“踩點”。與“鬼市”一起拉夜經營的還有市場內的潘家園禮物文創店。與夜游相關的燈籠、發光配飾以及面具等商品也一同上新,成為游客們的標配。
據盧長海介紹,本次潘家園“鬼市”升級,不單單是拉長營業時間。而且是把更多體驗式、沉浸式的場景融入其中,打造“鬼市”主題文化消費場景。在受眾上除了面向傳統文化、文玩和民間老物件愛好者,也注重增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突出傳統與時尚結合,滿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現在《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等節目讓國寶火起來,帶動了年輕人關注傳統文化、了解歷史的熱情。我們也希望結合自身優勢,給年輕人提供一個更接地氣、更直接的平臺去體會、感受。讓‘鬼市’受眾面更廣,不僅是中老年文玩人的專屬。”
據了解,作為傳統文化傳播傳承的重要平臺,潘家園“鬼市”更看重商戶經營商品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內涵。“我們希望引入更多的民間舊貨、文玩、瓷器、文創、手工商品及其他民族、民間、民俗項目,并將開辟相應的經營專區,就是為了讓更多的有文化價值的物件通過流通得以永續傳承,保持潘家園‘鬼市’貨品的文化特色。”盧長海介紹,“我們的‘鬼市’有別于可以經營零食、食品、日雜、二手家電的小商品市場,會更加突出文化屬性,這也是作為國企的使命擔當。”
續寫新的“鬼市”故事
可以看到,“鬼市”的概念正悄然發生著從“不見天日”到“通宵達旦”的轉變。
在業界人士看來,潘家園“鬼市”的升級正是基于傳統文化的創新創造,一方面滿足老顧客對“鬼市”的懷舊情懷,另一方面,能夠吸引更多年輕客群來體驗、了解、參與到老北京古玩文化、地攤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中。
在開市伊始,潘家園舊貨市場方面也向北京商報記者劇透了更多活動內容。未來將定期組織“引導人”在市場內專門為游客講述有關“鬼市”的歷史故事,相聲、評書等傳統曲藝項目也將在市場內上演,整體還原傳統民間文化的氛圍。為了能讓更多人領略潘家園“鬼市”魅力,線上直播與跟拍攝影都將為新“鬼市”留下影像集。
據了解,“鬼市”的升級還將與潘家園文化公司的直播、文創、拍賣等業務板塊聯動,形成更多新玩法,增添“鬼市”的趣味性和體驗感。“例如直播板塊,潘家園專業的直播團隊計劃實時進行‘鬼市’的直播展示,并在線上發起探寶活動召集。進入6、7月,市場的文旅消費季開啟,拍賣板塊的消夏露天拍活動也可以與‘鬼市’活動并行。文創板塊今年推出的新品,將為‘鬼市’交易內容增添更多新元素和趣味性。”
盧長海介紹,升級“鬼市”,期望以新體驗重塑潘家園夜間生意,形成具有特色的夜經濟品牌。“潘家園市場響應《北京市促進新消費引領品質新生活行動方案》和‘夜京城2.0’行動計劃以及《朝陽區關于推進‘夜經濟’工作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和號召,將發揮潘家園市場作為朝陽區特色文旅消費街區的文化和資源優勢,把夜文化融入其中,以夜文化助推夜經濟,成為北京‘不打烊的新地標’。”
“升級后的‘鬼市’目前剛剛開始運營,我們將根據每周反饋的效果進行一些主題變化,慢慢尋找到市場、商戶、淘逛者之間的契合點,未來可以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場景體驗,打造獨具潘家園‘鬼市’特色的文化IP。”在盧長海看來,新的“鬼市”故事將持續在潘家園上演。
北京商報記者胡曉鈺/文并攝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
- 娃哈哈再推醬酒產品,能否成為創新發展點?
- 因業績不佳、規模過小等原因 開年12只基金相繼清盤
- 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大臺 科創策源功能明顯提升
- 玉溪紅塔工業園區去年工業產值增長19.1% 新增“四上”企業10戶
- 首次中成藥集采展開 常備藥、常用藥的價格將更“親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龍頭上市公司名單
- RS485總線的3964(R)協議設計
- GPS-GPRS定位定向導航系統
- 沖板流量計的安裝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統的設計方案
- 電壓跟隨器電路- -電路中也有跟屁蟲?!
- 通訊行業股票有哪些?通訊行業概念股一覽
-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
- 粒度測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 延時繼電器工作原理
- 盤點世界頂級五大黑客:個個都是神
- 一種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 電磁閥工作原理
- 硬盤的工作原理
- 年貨經濟再度激活懷柔消費潛力 大型綜合體打造區域消費新生態
-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區塊鏈技術ETF申請
- 2021年飼料概念龍頭上市公司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