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上海邊檢全力落實服務促進長三角航運樞紐建設十項新舉措

推行國際航行船舶邊檢通關手續辦理“零等待”,可有效提升上海港集裝箱周轉率;推廣互聯網“單一窗口”臺申報,可為出入境貨機均節省40分鐘通關時間……

記者3日獲悉,上海邊檢機關全力落實服務促進長三角航運樞紐建設十項新舉措,不斷優化通關查驗模式,主動靠前服務,助力港口空箱加快流轉、貨物快速通關入境。

據悉,受疫情蔓延沖擊,境外港口頻頻陷入停工停產,航運企業大量集裝箱滯壓在海外,無法騰箱回流,導致國內外貿出口用箱“一箱難求”。自去年下半年起,航運企業和港口采取了趕制新箱、沿航線調箱等一系列舉措。

停靠在浦東國際機場機坪上的貨機等待裝貨 董權輝 攝

停靠在浦東國際機場機坪上的貨機等待裝貨 董權輝 攝

上海邊檢機關通過壓縮通關時間,助推港口空箱流轉速度,有效緩解企業“用箱難”問題。據統計,2021年前兩個月,上海邊檢機關已服務保障140萬個外貿空箱進口至上海港,助力滿足了國內外貿企業旺盛的出口需求。在碼頭公司有著20多年操作經驗的奚經理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邊檢機關靠前服務和網上預檢等有效舉措,均可為每艘集裝箱船舶節省約1個小時通關時間,而這1小時可以接卸空集裝箱約600個。”

3月31日,裝載著1.4萬標箱的利比里亞籍“地中海巴里”輪緩緩靠泊洋山港三期碼頭。這艘15萬噸級大型集裝箱船裝載了1700多個空集裝箱,可緩解市場缺空箱的“渴”。早在該輪抵達前,上海邊檢機關主動聯系船舶代理公司提前進行了網上預檢申報,同時運用邊檢數據分析完成了船舶航行軌跡核查和船員行程排查,及時掌握該輪防疫情況和船員健康狀況。船舶到港后,上海邊檢機關快速為“地中海巴里”輪辦理了邊檢查驗手續,確保船舶通關“零等待”,空箱卸運“零延時”。

期,蘇伊士運河發生擱淺事故,導致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貿易路線被迫中斷。此次事故引發的“蝴蝶效應”對剛剛企穩的集裝箱航運市場帶來新的沖擊,大批貨船無法周轉,本來已趨于緩和的“用箱荒”再起波瀾。受此影響,外貿企業開始尋求替代方案:選擇中歐班列等陸上物流體系或者轉向航空物流。期,浦東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一直保持高位運行。31日,搭載100余噸貨物的KZ225全貨機飛抵浦東國際機場,而早在航班抵達前,邊檢工作人員已經通過互聯網“單一窗口”臺提前為其辦理了電子申報手續,在貨機抵達后,第一時間為航班及機組人員同步辦理入境邊檢手續。

“通過上海‘單一窗口’邊檢航空器申報臺,可線上提交航班出入境信息,減少了往返奔波,一架飛機均可節省40分鐘通關時間。此舉有效提升了貨運航班的準點率和國際貨物中轉效率。”航空貨運代理人周女士介紹道。(陳靜 周曉東 黃波)

關鍵詞: 長三角航運樞紐建設 新舉措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