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常見類型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guī)定》將實施

瀏覽器能讀取短信內容,地圖類App能隨意獲取聯(lián)系人信息,如果拒絕授權甚至無法使用被強制退出……當前,許多人在享受各類手機App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飽受隱私被侵犯的困擾。

5月1日起,《常見類型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即將正式實施。《規(guī)定》明確了地圖導航、網絡約車等39類常見類型移動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要求其運營者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務。這將改善目前對用戶不利的現(xiàn)狀。

誠然,從某種程度上說,App獲得的權限越多,提供的服務也會越個化。比如,一個天氣App能夠隨時讀取手機地理位置權限后,便可以根據(jù)手機位置的變化實時提供當?shù)氐奶鞖庑畔ⅲ憷脩舻纳睢H欢?,若上述的天氣App不斷地索要用戶的麥克風權限、聯(lián)系人信息、短信內容等這些與其主要功能無關的用戶隱私權限,就沒有足夠的理由了,更涉嫌侵犯用戶的個人隱私權。

對App供應商來說,收集的個人信息“永不嫌多”,信息越多,越有利于給用戶或消費者“畫像”,營銷越精準。更有甚者,不同App之間“共享”用戶的個人信息,在一個App搜索過的產品,立馬就會在別的App上看到推薦。這種通過“竊取”用戶隱私而換來的“個化”服務,非但讓人感受不到貼心,反而細思極恐。

年來,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通過開發(fā)攝錄指示器、分享用戶大致而非精確地理位置等功能和明示App隱私權限等方法,從系統(tǒng)底層上對用戶隱私權限進行了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同時,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也加強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依法打擊。比如,工信部就多次對違規(guī)收集用戶個人信息、侵害用戶隱私權益等的App進行整治。相關舉措有效地保護了用戶的個人信息,也震懾了相關違法違規(guī)的行為。

然而,監(jiān)管在客觀上的滯后和局限,并不能完全杜絕不良App對用戶隱私的侵犯。這就需要不斷提高企業(yè)的違法成本。比如,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曾因侵犯隱私問題對Facebook開出 50億美元的罰金,Google也曾因隱私問題先后收到了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和法國國家自由與信息委員會2250萬美元和5000萬歐元的罰款。

個人信息保護,絕對不是小事。我們期待《規(guī)定》的實施能讓個人信息保護的屏障越筑越牢。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 個人信息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lián)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chuàng)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