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題城市“停車難”痼疾 杭州將新增55000個停車泊位
22日記者從杭州市建委獲悉,為破題城市“停車難”痼疾,今年杭州將新增55000個停車泊位,其中公共泊位4500個,重點在老舊小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周邊配建公共停車泊位,并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換乘停車場建設,發揮停車場社會效益,更好惠及民生。
補足老舊小區等重點區域停車功能
老舊小區周邊是停車矛盾最突出的區域,同時也是停車場建設最難啃的“硬骨頭”,經杭州市區兩級停車辦的積極推進,今年又將有一批新公共停車場建成。
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該市西湖區文教板塊核心地段鄰近不少老舊小區,是杭州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這些小區由于建設年代較早,普遍存在車多位少的局面,停車矛盾十分突出。
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建委、杭州市規資局聯合西湖區政府充分利用核心區有限的零星出讓用地增配公共停車場的模式,增加老舊小區周邊公共停車泊位供給。停車場建成后,可改善周邊靜態交通組織環境,滿足臨近小區居民的停車需求。
此外杭州市建委還從提高土地的開發強度和集約利用角度出發,積極鼓勵推進停車產業化發展,在項目規劃階段就將公共停車場與相關產業綜合體進行一體設計同步建設,緩解周邊交通及停車難問題。
近年來,杭州重點圍繞老舊小區周邊挖掘和拓展的一些公共停車場,為改善民生、緩解百姓停車難起到積極的作用。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大力探索在小區公園廣場、閑置用地等空間見縫插針地增設停車泊位,用于解決市民群眾的燃眉之急。”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增設公共建筑地下車位
“讓私家車與公共交通‘無縫銜接’,讓市民更方便地搭乘公共交通,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上述負責人說。
隨著杭州地鐵成網速度的加快,軌道交通在市民工作生活和出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鐵換乘是一種較好的出行方式。在地鐵站點附近建設換乘型停車場,引導市民換乘出行,對緩解交通擁堵、保障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如杭州市蕭山區人民廣場地下空間公共停車庫設置公共停車泊位約1350個,充電樁224個,是周邊最大的公共停車場。該停車場設計可與地鐵2號線、5號線無縫換乘銜接,并通過地下通道與周邊商業購物綜合體、地鐵商業街、公共交通等相互連通。建成后,人民廣場既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同時還能有效緩解周邊綠茵園、山陰小區、城建公寓等老舊小區停車難題。
結合公園綠地和體育設施增建地下公共停車庫,也是杭州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集約復合利用城市用地空間的舉措之一。通過多功能土地復合利用,既完善了區域體育設施配套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也提升了地塊周邊的整體生活品質,給市民帶來更舒適、更安逸的居住環境。
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市將繼續深挖資源潛力,結合數智攻堅行動,通過城市大腦停車數據分析,更精準的指導重難點區域停車位配套設施完善,推動公共停車場(庫)建設。(張煜歡)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