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鞋體博會在晉江落幕 達成意向成交額287.6億元
22日,為期4天的第二十三屆鞋體博會在晉江市落下帷幕。作為“后疫情”時期召開的綜合性體育產業盛會,本屆鞋體博會線下與會達10.3萬人次,意向成交額287.6億元,較2019年增長20.7%;線上參展企業469家,意向訂單額15.6億元。
記者連日采訪發現,從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再到新產品,晉江體育全產業鏈已進入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新階段,且上下游協同創新正成為主流趨勢。
科技賦能體育
鞋體博會向來是新品發布的重要平臺,每年亮相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引領著整個行業的風向。多維展示前沿科技,集中展示科技賦能體育的強勁動力,是本屆鞋體博會的最大看點。
今年,安踏帶來了融合最新科技成果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國旗款運動服裝和剛剛在廈門馬拉松上亮相的專業馬拉松競速跑鞋——C202 GT等運動裝備,掀起一股“奧運”和“專業”的運動風潮。
“隨著安踏集團品牌多元化發展,安踏品牌的定位就是‘科技引領的大眾化專業運動品牌’。”安踏品牌副總裁朱晨曄表示,從主打緩震回彈的FLASHFOAM蟲洞科技,到針對馬拉松長跑者的C202升級為C202 GT,過去幾年安踏傾力提升品牌在專業領域內的科技革新能力,以跑者需求為核心,打造了跑步科技矩陣。
不僅安踏、361度等運動品牌企業帶來了眾多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設備制造企業也攜充滿科技感的新設備閃亮登場。
在鞋機館凱嘉機器展區,一臺像“旋轉木馬”的大型機械備受關注。“這臺全自動EVA射出發泡成型機是意大利設計師研發的,全線不用1個工人,不用開燈都可以自己運轉。”凱嘉機器總經理蘇義陽介紹,以往這種智能化的制鞋設備要從歐洲進口,每臺套要2000萬元,凱嘉的這套設備只需要500萬元。
“除了有極高的性價比,我們更看重的是品質。”來自西班牙的客商阿達戈是凱嘉的長期合作客戶,因為近年在東南亞新開設鞋廠,2015年以來已經購買30多臺套凱嘉的設備。
石墨烯鞋、智能鞋墊等創新產品,全球首創的觸控一體式全自動縫制設備、臺灣最新的前幫機后幫機等高新智能裝備,還有智能仿人跑步機器人、消防機器人、無人掃地車,以及全自動智能環保自動冷粘線……今年鞋體博會上亮相的諸多科技創新成果,讓人看到行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發力全鏈創新
“和往年相比,本屆鞋體博會全鏈創新、協同創新的特點十分顯著。”晉江市科技局局長蔣家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晉江)有限公司帶來了最新研發的新材料——一款用紅酒木塞做的拖鞋。“這是環境友好型新材料,分別是軟木基、漢麻基、淀粉基的鞋材,可以部分替代石油原材料。”院長王文琪介紹說,目前正和361度運動實驗室進行聯合力學測試。
在科技館,海西紡織新材料工業技術晉江研究院帶來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高強力聚酯工業絲;中科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開發的智能跟隨機器人、晉江-哈工大機器人研發中心研發的室外巡邏機器人……記者在鞋體博會采訪發現,從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再到新產品,體育全產業鏈已進入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新階段,且上下游協同創新趨勢愈加明顯。
“這是從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整體協同研發出來的。”東華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展區的一臺數碼印花打印設備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咨詢,中心副主任吳延捷告訴記者,這臺設備速度提升了2倍多,節省了很多人力,節省成本30%,目前已經得到了晉江本地品牌企業的認可,正準備量化生產。協同創新,已經成為晉江很多企業的現實選擇。東華大學在晉江設立技術轉移中心以來,已經和當地超過400家企業達成合作。
在青商會展區,一排高端的專業運動服頗為顯眼。“這是由回收塑料瓶、塑料袋做成的面料制成的,非常受市場歡迎。”晉江市綠豐服裝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洪藝菡表示,公司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環保理念是價值核心,灌注到面料研發、設計、制造等全鏈條,服務的企業有幾十家。
體育服務業,是培育體育產業生態不可或缺的一環。本屆鞋體博會上,“斑馬幫”參展亮相。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互聯網體育科技公司,從大眾足球應用起步,6年間已經服務了400多個城市、上萬場體育賽事。公司首席執行官蔡昭華表示,希望可以通過鏈接體育、城市、產業等資源,重塑體育生態,服務城市和產業發展。(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謝佩龍 陳文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