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適老化改造成效初顯 用戶呼吁繼續優化調整
無健康碼乘車被公交車拒載、冒雨用現金交醫保遭拒、被抬進銀行進行人臉識別……在年輕人享受智能技術紅利的同時,老年人卻在日常生活中屢屢陷入使用困境。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工信部決定自今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首批將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三個月過去了,適老化改造進展如何?
適老化改造成效初顯
“在電信服務方面,工信部已組織三家運營商實現了兩項服務。第一項是‘老人座席’,老年人進入三家運營商線下的營業廳,無需再排隊等候,有專人引導并提供‘面對面’服務;第二項是‘一鍵呼入’,老年人撥打運營商客服電話無需再經過語音提示、數字選擇等環節,直接由人工提供咨詢服務。”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在4月20日舉行的2021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表示。
據悉,目前App適老化改造工作正在加速開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新聞類網站推出了自動播報的功能,部分金融類App向老年人提供了人工直連熱線服務,部分出行類App推出了全版大字體、大圖標,并標記老年人常用信息的地圖等。結合近期專項行動進展的情況,工信部于4月12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實施工作的通知,對專項行動再次進行部署,對網站、手機App的改造規范、評測標準、標識授予等作出了明確要求。
在手機終端等智能產品和服務方面,工信部組織市場主流手機,基本實現“長輩模式”功能。通過大圖標、大字體、大音量、一鍵呼叫等,幫助老年人便捷獲取各類信息。
趙志國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圍繞老年群體特點和需求,加快推進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一是抓好專項行動的落實,指導首批158家網站和手機App按期完成改造和評測;二是加強各地的督促指導,及時查找突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推動解決老年人在用智能技術時存在的困難,構建長效解決機制;三是及時評估措施效果,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積極推廣普及。
字體更大操作更簡便成改造重點
中國商報記者實測發現,在43個納入互聯網適老化改造的手機App中,已有12個推出了適老版本。其中,已進行適老化改造的金融服務類App最多,七個納入適老化改造的App,有三個已做出改造,分別是支付寶、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建設銀行。相比之下,在旅游出行類、生活購物類、社交通訊類,以及新聞資訊類App中,推出適老模式的較少。醫療類App的改造進展最慢,納入改造的五個App目前均未推出適老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App雖尚未推出適老模式,但正在探索適老化改造。鐵路12306對網絡售票系統進行了優化調整,在票量充足的情況下,能自動識別60歲以上的老年旅客并優先安排下鋪。行動不便的旅客可通過鐵路12306App預約重點旅客服務。車站工作人員接到預約后,會根據老年人等行動不便旅客的需求提供輪椅等“定制化”接送站服務。抖音也于3月24日推出“老友計劃”,將招募10位60歲以上用戶代表,在體驗后對產品適老化升級提出建設性意見。
記者觀察到,字體更大、界面更簡單、操作更方便成為相關App適老化改造的普遍做法。例如滴滴出行,記者打開該App開啟針對老年人的關懷模式,看到在此種模式下字體有明顯放大,界面也更加簡單。系統提示可設置五個常用地址,之后隨機點擊一個地址即可確認叫車,操作步驟也較普通模式更加簡單。
還有的App在進行適老簡化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人文關懷。記者登錄支付寶的老年人關懷版,看到其中囊括食材百科和健康小常識,老年人輸入食材名稱即可查看功效和禁忌,還可了解健康類傳言是否具有科學性。
用戶呼吁繼續優化調整
“我母親需要定期去醫院,之前教過她怎么在手機上叫車,但她不會拼音,在輸入地址的時候總是出問題。看到叫車軟件推出了老年人模式,我就給她提前設定好了醫院地址,她要打車的時候直接點擊地址就行了,確實方便多了,我也放心多了。”北京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表示。
4月22日下午,家住北京市海淀區西苑地鐵站附近的張奶奶乘坐出租車去串門。“我覺得打車軟件的助老模式特別好,可以直接呼叫出租車,上車之后再告訴司機自己要去哪兒,再也不用因為要手動輸入起點和終點煩惱了。”張奶奶在上車前對記者表示。
不過,在對適老化改造進行肯定的同時,也有受訪用戶對記者表示,有些App找不到適老模式的入口。
“母親登錄App后,找不到在哪里能調成適老模式。事實上,在查詢調整方法之前,我也找不到。”劉女士對記者表示。
“孩子告訴我在‘設置’里找,我在屏幕上找遍了也沒看到這兩個字。后來孩子又告訴我,有一個專門代表‘設置’的小圖標,我根本找不到也記不住。”劉女士的母親對記者表示。
哈爾濱市民朱大爺也在調整適老模式時犯了難。“有的是要自己打字搜索才能出來,有的要在設置中調整,都不一樣,我根本記不住,就不愿意繼續用了。”
在采訪過程中,有多名老年人對記者表示,希望能在打開App時,界面上就出現“調整為老年人模式”等的提示,更方便他們使用。
“建議在對App進行適老化改造的同時,深入了解老年用戶的心理需求,在功能上做出更細化的調整,幫助他們克服畏懼的心理,才能促使他們主動擁抱智能生活。”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講師孫哲(化名)對記者表示。(記者 王彤旭)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