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啟幕 科技賦能引燃“雷達天團”
未來感十足的智能假手,可通過“意念控制”完成大部分手部動作;成人手掌大小的“方盒子”,無需穿戴即可監測并預警摔倒事件;看似普通的安檢門,能在2秒鐘內完成查驗……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22日在江蘇南京啟幕,記者采訪發現,更多尖端雷達技術正走進百姓日常生活。
颯!“追云逐雨”破譯“天氣密碼”
“雷達感知世界,共創數智未來”,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展品聚焦雷達技術與經濟社會、高新技術與數字化轉型等主題。記者在現場看到,從地面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到探測千米高的測風雷達、測云雷達,諸多氣象探測裝備覆蓋“空天地海”,在“追云逐雨”間獲取實時氣象要素。
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展廳內,微型自動氣象站引人注目。這一氣象站可24小時實時觀測局地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等信息,并根據環境監測、農田種植等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工作人員說,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建設使用和“雪龍2”號南極科考、珠峰測高中,自動氣象站都提供了高精度氣象數據服務。
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是世界上首次在民航領域業務化應用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經理馬群介紹,作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精品工程之一,該雷達完成一次11層體積掃描只需1分鐘,而常規天氣雷達需6分鐘。“這款雷達采用分布式發射和接收技術,可靠性由常規雷達的600小時提升到3000小時以上,能更快、更準確地發現雷雨、大風、下擊暴流、風切變等危險天氣,為航空預報提供探測依據。”馬群說。
暖!“耳聰目明”呵護百態民生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獨居的“銀發一族”跌倒了怎么辦?一個手掌大小的“方盒子”有望紓解不少兒女的后顧之憂。
這款名為“康居監護小精靈”的全自動智能摔倒預警設備,通過生物射頻傳感技術掃描房間,主動監測并自動預警常見的摔倒事件,為老年人提供保障。湖南時變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吳高告訴記者,“小精靈”無需穿戴,不設攝像頭,可用于浴室、臥室等隱私場景,發生危險情況會自動撥打緊急電話,“普通二室或三室家庭,安裝3-4臺,價格在四五千元。”
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展廳內,充滿未來感的智能假手——“靈犀手”,為殘障人士帶來福音。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人腦機實驗室助理工程師李婉萍介紹,這是典型的雷達技術創新應用產品,“‘靈犀手’可以讀懂大腦信號,殘疾人通過意念控制假肢運動,實現手掌開合自如。”
隨著民眾安全需求的提高,火車站、機場、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安全日益受到重視,如何改變以“看、拍、捏、摸”為主的手工安檢方式?T-safe X2型毫米波人體安檢儀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這款名為“安防衛士”的設備外形與普通安檢門類似,卻能在2秒鐘內完成查驗,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動判別人體隱匿攜帶的異物并報警。“毫米波是一種特定頻段的電磁波,可穿透常見衣物、塑料、紙張等,輻射功率僅為手機信號的千分之一,特別適用于人體安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智能感知實驗室高級工程師李元吉說。
靚!科技賦能引燃“雷達天團”
本次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等約400家雷達及電子信息企業參展,近百項最新展品首次亮相。
“新品迭出”“科技感滿滿”……展會現場,不少雷達迷驚喜地發出感嘆。近年來,越來越多融入高精尖技術的雷達裝備加速出新,進入百姓生活的多個方面。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說,“雷達全家桶”加速出新,意味著眾多高新科技項目加速轉化,走入生活,惠及民生。
在雷達核心技術引領下,不少重要領域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中國船舶第八研究院院長楊吟華介紹,經過10多年研發,到目前為止,我國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大部分實現國產化。
雷達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系統集成,融合應用特征明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所長胡明春認為,可整合地方行業優勢資源,共建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發展規劃、資源配置、創新路徑、人才培養、項目實施等深度共享。“未來還需培養大量熟悉雷達科技和民用市場的跨界人才。”胡明春說。
新華社記者劉巍巍、王玨玢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轉板公司來了 27日上會科創板
- 豐臺區全域暫停聚集性活動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線同比降幅分別為42.9%、17...
- 北京市10區4600名醫護人員馳援豐臺
- 老年相親節目,豈是“看一熱鬧圖一樂”
-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規模力度明顯加大 新基建項目成重要發力點
- 83只科創板個股披露去年業績預告 約九成個股凈利同比增長
- A股上市銀行陸續發出“捷報”,未來走勢、估值情況將如何?
- 保險機構加速布局數字化 復合型人才短缺成“攔路虎”
-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 支付備付金交存再破歷史最高點 中長期增長態勢已形成
- 觀典防務即將迎來轉板大考 業務綜合毛利率較高
- 冰場變成“客流發動器” 帶動商場的多種業態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