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碳中和”數字棉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舉行,共建綠色棉紡織產業鏈

9月26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主辦,絲綢之路創新發展研究院、綠色絲路數字科技研究院承辦的“碳中和”數字棉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圍繞“共商可持續發展·共建數字棉業聯盟·共享綠色低碳生活”的主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分黨組書記陳曦,泰中友好知名人士常媛,絲綢之路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王煒,中科院新疆礦產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可法,邁爾富綠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學鋒,烏魯木齊高新投資發展集團黨委書記黨文舉等專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討。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表示,建設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綠色可持續棉紡織產業鏈,必須以數字科技賦能棉業發展,以綠色理念引領棉業未來。一是積極推動綠色化轉型,促進我國棉業低碳發展。加快綠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減排適用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和應用,著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二是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促進我國棉業高質量發展。創新全流程應用場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棉花產業深度融合,從行業發展規范、企業經營模式、棉農生產方式等方面為傳統棉花產業注入新活力,培育棉花行業增長新動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指出,新形勢下棉花產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更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識,中國作為棉業紡織大國亟待邁向棉業紡織強國。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推進棉業高質量發展。以棉花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推動棉花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二是堅持綠色發展,推動實現棉業“碳達峰碳中和”。打造上中下游綠色產業鏈,加快制定棉業節能低碳標準,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機制。三是堅持多方協同,營造棉業良好發展環境。推動政府、行業、企業各個層面共同發力,形成助推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合力。四是堅持開放共贏,深化棉業務實合作。加強“一帶一路”境外綠色棉紡織生產基地建設,推動綠色技術和綠色服務走出去,匯聚推動棉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強大動力。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分黨組書記陳曦在主旨發言中介紹了新疆分院圍繞“碳中和”框架路線圖,加快部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相關舉措,并分享了三個觀點。一是以數字化推動中國棉花提質增效和與國際接軌。通過建立自主新型的供應鏈認證體系和開放式溯源臺,實現全程可追溯和全產業鏈可溯源,解決國際市場棉花“卡脖子”問題。二是以綠色發展破解中國棉花種植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通過產業鏈傳遞推動三產協同和融合發展,在農業領域實現碳中和方面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三是將數字化和綠色發展作為棉花產業未來發展的雙引擎,引領產業超越式發展。

會上還舉行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與邁爾富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為“數字棉業”科研代表授牌。

此外,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棉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農場代表倡議發起數字棉業聯盟,“共商可持續發展·共建數字棉業聯盟·共享綠色低碳生活”,共同建設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綠色可持續棉紡織產業鏈。

關鍵詞: 碳中和 數字棉業 綠色可持續 產業鏈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