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片區發布十大改革創新實踐案例,推動首創性成果落地
今日,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十大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發布。
一年來,長沙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79.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結出了以十大案例為代表的30余項改革碩果。未來,長沙將圍繞“一基地、一中心、一先行、一增長極”的戰略目標持續發力,讓越來越多的首創性成果在長沙片區開花結果。
一、中非經貿“政研商”一體化推進體系
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是國家賦予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戰略任務,中非經貿“政研商”一體化推進體系通過“地方政府引導、社會資本運營、中非研究會支持、市場主體孵化”模式,打造了“六位一體”的中非經貿創新創業生態平臺,突破了中非經貿業務發展限制,順利完成易貨貿易首單。打通了非資源型產品產業鏈,推動非洲盧旺達干辣椒中國首批上市。全國對非合作資源正在向長沙片區聚集。
二、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業務集約式發展新模式
長沙片區聯合郵政、海關、口岸部門探索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業務集約式發展新模式,同一運營主體在同一場地內實現了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三種業務24小時全天候、一站式通關,日均處理能力提升6倍。
三、鮮活海產品混合規格進口監管創新模式
探索實行鮮活海產品混合規格進口監管創新模式,鮮活海產品混合包裝后直運長沙,在國內進行分揀分級,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本地就業,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降低了病毒傳播風險,鮮活海產品進口更為安全、高效、快捷。
四、知識產權“前置保護”新模式
通過區塊鏈技術對企業尚未注冊成為知識產權的數字化成果進行保護,探索構建知識產權全流程存證模式,提高電子數據效力,加強司法驗證,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知識產權前置保護缺失的問題,建立了司法、行政、企業三位一體的證據留存認證體系。
五、打造標準化聚集區,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實驗室+協會+院校+公司”建設模式,強化了標準化技術、人才、資金支撐。引進20余家國際標準化組織和企業形成產業聚集區,率先制定工程機械、農業等領域標準10余項,構建“農產品(茶葉)出口標準體系”,為推動長沙片區先進制造業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六、創新會展配套服務,助推會展業國際化發展
發揮長沙國際會議中心、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處于湖南自貿試驗區核心區戰略平臺優勢,通過推進會展行政審批改革、會展安保服務、展品通關便利、展會政策支持等全鏈條創新,打造會展業長沙樣板。
七、行業綜合許可登記改革
通過實施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對藥品、醫療器械、食品、小餐飲四個行業的經營許可辦理事項合并現場核查、簡化申請流程,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有效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
八、“一碼集成”規范涉企檢查
針對涉企檢查頻次過多、多主體重復檢查等問題,長沙片區通過一個二維碼實現“檢查事項歸總、檢查過程規范、檢查結果共享、檢查信息追溯”,創新推出“一碼集成”規范涉企檢查,相關職能部門涉企檢查同比下降40%,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實現了服務監管“無事不擾”。
九、打造高端人才精準服務新高地
選才機制靶向匹配、引才模式靈活多樣、留才政策精準務實,長沙片區構建了從頂層設計到引進人才再到人才落戶集聚發展的全鏈條閉環發展體系,全力打造高端人才精準服務新高地。目前,區內青年人才引進落戶政策率先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自貿區人才引進落戶25281人,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彰顯。
十、解決“四大難題”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方案
創新將“合同約定、模塊示范、多方合作、客觀標準”等方法集成運用到傳統技改類項目中,解決制造業企業智能化轉型“不敢轉、不會轉、資源少、管理難”的四大難題,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方案,推動工程機械企業轉型升級。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
- 園區中心封面地標——新鴻基地產布局蘇州環貿匯煥新金雞湖時...
- 重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到2025年創新要素活躍度顯著增強
- 西安將開展春風行動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規定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的指標 要求建立15分鐘生活圈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警示——理性購物,謹防“低價套路”
- 垃圾分類,在參與中更有獲得感
- 垃圾分類,人人受益
- 把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落實到位
- 69歲老婦炒股倒欠千萬 中信建投回應:盡職調查符合準入條件
- 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也要“以不變應萬變”
- 食用油高漲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繼續高位震蕩
- 國資10.6億元接手世茂集團上海黃浦路商業用地塊
- 預制“年夜飯”走俏 監管也要“預置”
- 資本“爆炒”預制菜:中國人的胃那么容易討好嗎?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國家衛健委:期待“立竿見影”不科學
- 一個營地單月流水30萬!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輕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纏斗升級
- 奧密克戎感染人類細胞的細節揭示
- 萬科海外擬估值約1.25億英鎊出售倫敦一物業
-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首破2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