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湖北電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推動新能源發電

湖北首個風電項目——九宮山風電廠自2007年11月投運,揭開能源結構新篇。至今,新能源已是全省能源結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圣境山地處荊山山脈與江漢原交會處,風向穩定、風力均衡,是得天獨厚的風力發電場。2017年以來,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在此安裝了24臺風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48兆瓦。

“單臺風機滿發電狀況下一小時可以發電2000千瓦時,均每年單機上網量550.8萬千瓦時。”協合新能源集團湖北分公司生產部經理徐錦介紹。為完美接收這股“綠色”風能,國網荊門供電公司架設了110千伏圣姚線,“圣境好風”接入荊門電網。風電場年均上網電量1.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23萬噸。

圣境山的變化,是我省新能源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年行進在荊楚大地上,大片的風力發電機、太陽能光伏板越來越常見。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年均增長38%。2020年,湖北新能源發電量183.5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46%。連續多年,省內新能源實現全額消納。今年夏季用電負荷尖峰時段,全省風電、光伏發電最大出力達到803萬千瓦、日最大發電量達到1.37億千瓦時,為全省能源保供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局部地方、部分時段,新能源還挑大梁。如荊門地區的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到77.45萬千瓦。“幾年,新能源在保障電力供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國網荊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10月4日,天熱風大,荊門電網用電負荷146萬千瓦,新能源最大出力首次突破了100萬千瓦。

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將進一步提升。雖是清潔能源,但相比火電,風電、太陽能要“靠天吃飯”,靈活不足。為彌補先天不足,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悄然加快。這種電站在用電高峰時,水庫放水發電,用電低谷時,將水抽上山頂蓄能,是新能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幫助電力系統完成調峰、填谷、緊急備用等任務。眼下,在通山、巴東、五峰等地,一批抽水蓄能電站新項目已開始啟動。

風電、光伏、蓄能一體的項目也出現了。7月18日,荊門市百萬千瓦級水風光一體化重大基地項目舉行開發協議簽約儀式。該項目包括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項目建成后,荊門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將翻倍,預計均每年可提供約35億千瓦時的綠色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3萬噸。

“這就好比一個超級大的蓄電池,是荊門電網一個重要的后備力量。”國網荊門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電網規劃管理專責胡鵬飛介紹,項目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成。屆時,當地新能源的就地消納、抽蓄儲能系統調峰能力、負荷側響應能力都將得到大幅提升。

除了大型新能源項目,分布式新能源項目也迎來發展機遇。9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共676個縣,我省有19個縣(市、區)入列。其中,秭歸縣率先開始建設,利用縣域內公共建筑、工商業廠房等屋頂資源,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超過50兆瓦,該項目還將配套建設風力發電、分布式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電化學儲能和氫儲能電站,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源網荷儲協同控制的新型電力系統。

未來,新能源發電將逐漸成為電力電量供應的主體。據了解,國網湖北電力將圍繞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標,開展技術攻關,打造示范工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探索能源轉型發展的湖北之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龍群 華爾丹 吳征宇)

關鍵詞: 湖北電力 新型電力系統 新能源發電 分布式新能源項目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