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雙11”旅游業迎來一波新熱潮 “預約未來旅行”模式成為新亮點

2021年,在疫情反復、極端天氣頻發等影響下,旅游業走走停停,徘徊在間歇暫停和恢復增長之間。而剛剛結束的“雙11”,各大在線旅游臺實現成交額大幅增長,旅游業迎來了一波新熱潮。根據飛豬數據顯示,“雙11”活動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60%,12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比2020年增加了3個。

“消費者的旅游意愿依然強勁,旅游已成為美好生活的剛需。因為疫情反復,不同地方出臺相應措施部分抑制了旅游出行行為,但從長遠來看,我國旅游市場的消費韌充足,前景可期。旅游服務提供商和在線旅游臺的創新進一步加強,尤其是通過科技賦能開展社交媒體的新型促銷,對于激發旅游市場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雙11”激發旅游復蘇

“雙11”期間,飛豬、途牛、同程、馬蜂窩、去哪兒等臺紛紛借勢創新,為消費者打造價格優惠、豐富多元的旅游囤貨新體驗。飛豬旅行總裁莊卓然表示,越是行業艱難的時刻,越要加倍投入,不僅要給消費者好的價格、滿意的體驗、優質的會員權益,更要發揮數字化的力量,為商家創造價值。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告訴本報記者,一般來說,旅游屬于計劃消費,但疫情的反復很容易影響用戶的出行決策,而“雙11”活動通過優惠促銷的形式能推進用戶決策,對刺激旅游復蘇有一定的作用。

“雙11”在帶來大量訂單的同時,也幫助旅游企業鎖定了未來收益,擴大日后的運營空間。“雙11”期間,飛豬臺上成交額突破1億元的品牌達到12個。此外,據統計,包括主播、達人在內的內容生態帶來的新用戶數同比增長超70%。希爾頓新增會員數超40萬,長隆新增會員數超12萬。

谷慧敏告訴本報記者,旅游投資吸引力企穩回升趨勢顯現,受疫情影響資本市場文旅板塊低迷走勢有望得到遏制,這有助于增強旅游產業的信心。

“預約未來旅行”消費模式成為新趨勢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凸顯了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瀏覽-囤貨-使用”的模式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囤旅游”成為新興趨勢。在“雙11”活動的推動下,“預約未來旅行”的消費模式帶來了不少新亮點。

在谷慧敏看來,“預約未來旅行”的消費模式之所以得到推崇,一是“雙11”消費效應,消費者從日用消費品、時尚用品消費拓展到了服務、文化和精神消費領域,這也是消費升級的典型反映;二是“雙11”通過優惠、折扣以及沖動消費氛圍營造帶來的促銷價值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同,同時,預約銷售可以緩解目前旅游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壓力,有助于促進旅游產業復蘇。

不過,陳禮騰強調,“雙11”活動能助推臺的業績增長同時也能給用戶帶來優惠,但”預約未來旅游”的時間越遠,不確定就越大。此外,優惠促銷活動容易造成用戶非理消費,也容易誘發后期消費投訴量的上升。(記者 李曉紅)

關鍵詞: 雙11 旅游業 預約未來旅行 消費模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