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發改委:推動天然氣企業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確保民生用氣足額供應

目前北方地區已開始進入供暖季,煤炭、天然氣供應能否滿足人們的取暖需要?在11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今年供暖季全國天然氣供需總體緊衡,高峰時段部分區域供需矛盾可能較為突出。煤炭方面,相關部門和企業期開展的增產增供工作已顯成效,10月份全國煤炭產量同比增長4%。下一步將全力增加國內資源供應,做好預案演練,堅決做到“壓非保民”“限氣不關閥”,保障居民取暖不愁。

11月上旬,國際市場液化天然氣現貨到岸價格達到每立方米7元左右,而國內價格整體保持穩,各地合同內均門站價格普遍在每立方米2-3元左右。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天然氣9907.4萬噸,同比增長22.3%,進口均價每噸2584.4元,同比上漲11.2%。

孟瑋表示,“受當前全球天然氣供需形勢緊張、氣價暴漲影響,今年供暖季全國天然氣供需總體緊衡,高峰時段部分區域供需矛盾可能較為突出”。

為做好天然氣保供工作,國家發改委表示,將組織全力增產增供,重點是推動企業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促進國內氣田安全滿負荷生產,全力增加國內資源供應。督促供需雙方嚴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氣,對民生用氣全部納入合同,確保足額供應。

央視報道,截至目前,國內已提前鎖定天然氣冬季保供資源1750億立方米左右,重點保供企業都增加了對北方地區天然氣的資源量。

數據顯示,11月7日以來全國天然氣日供應量達到10億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億立方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董秀成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于國內天然氣資源有限,增產能力難以快速提升,因此年來一直依賴從國外進口,實際上一直處于緊衡狀態。不過,由于我國政府和大型油氣企業對于天然氣市場再度出現短缺存在高度警惕,因此今冬天然氣保供形勢應該不會出現較大問題,有預案、有準備、有信心,預計不會出現“氣荒”現象再度發生的局面。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還指出,“由于期國內的煤炭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天然氣需求不至于拉動得過猛,對天然氣需求增長起到一定的抑作用。因為國內煤炭增加產能、生產提速能力都是很快、很強的,并且是自產,相對來講價格波動不會那么大。從能源相互關系來看,可以很好地起到穩定天然氣價格的作用”。

“整體來看,12月中旬以后到春節期間,天然氣供應可能會比較緊張,因為此前畢竟儲存了一部分天然氣,目前一下子沒有那么緊張,到那個時候可能就比較吃勁了。今年有可能是冷冬,由于多年沒遇到真正大范圍持續異常寒冷天氣,天然氣市場實際應對能力可能不足,應急預案需要提早推演,加強地區協調,民用、非民用、產業之間怎么處理要做好準備,在異常天氣時能夠提早啟動起來。”劉毅軍說。

對于重點地區、民生保供及相關預案,國家發改委也作出了相關部署。孟瑋表示,要加強對北方取暖地區的供氣保障,高峰期通過組織“南氣北上”、加大儲氣動用等多措并舉,增加北方地區資源供應,對供應偏緊地區加強調度保障。要穩定民生用氣價格,督促各地和相關企業嚴格執行天然氣價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氣價格基本穩定。并做好精準有序“壓非保民”準備,組織各地和相關企業扎實開展“壓非保民”預案演練,制定可實操的壓減工作方案,確保一案在手、隨時可用,堅決做到“壓非保民”“限氣不關閥”。

關鍵詞: 天然氣企業 勘探開發 民生用氣 居民取暖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