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天然氣價格差再次拉大 能源危機對歐洲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歐洲的冬天,氣價在狂舞,被稱為“漲價王”的天然氣還在繼續漲。不論是寒潮提前還是“北溪-2”再度擱淺,都讓對天然氣供應的擔憂雪上加霜。但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暖冬讓天然氣的價格一降再降,這也讓歐美天然氣價格差距再次拉大。
價格剪刀差
天氣越來越冷,歐洲的能源危機卻沒有絲毫緩解的跡象。倫敦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12月14日,歐洲天然氣期貨開盤價格上漲5%,自10月初首次超過每千立方米1400美元。此外,ICE英國天然氣期貨也最高漲超10%,日高沖破325便士/千卡,創10月6日以來最高。
同時,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盤中大漲逾11%,日高沖破129歐元/兆瓦時,超過10月5日所創的紀錄高點117.9歐元。當天該合約收報128.3歐元/兆瓦時,漲超10%,再創收盤歷史新高。
受天然氣價格影響,歐洲電力價格也隨之增長,多國均創下了歷史最高電價。德國未來一個月電價歐市尾盤漲2.77%,報294.5歐元,未來一年電價漲2.32%,報207.7歐元的歷史新高,法國合同電價也上逼330歐元至新高。
對歐洲民眾而言,能源價格上漲直接反映在原材料和居民消費價格上。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歐元區通脹率攀升至4.9%,不僅遠超歐洲中央銀行今年設定的通脹目標,也創下25年新高。
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7.4%,是拉高歐元區通脹率的主要推手。比利時媒體報道稱,與去年相比,該國電費上漲了41.8%,汽油和柴油價格均上漲了約32%。
對于能源價格的飆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高級主管瞿新榮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德國逐漸退出核電,歐洲風電短缺,疊加貨幣寬松周期下工業經濟帶動用電需求復蘇,導致電力緊張,德國電力期貨價格上漲,碳排放期貨價格上漲,天然氣價格也跟著上漲。
不過,在歐洲氣價飆升的同時,美國氣價卻開始走低。12月14日的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的每百萬英熱單位價格,比近月美國合約價格高出近40美元,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最大差值。據估計,本周二美國國內天然氣需求較去年同期下降15%。
溫度兩極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今年8月份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到了11月,歐洲天然氣價格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倍。
歐盟曾表示,歐洲能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能源短缺,全球天然氣需求劇增,而歐洲天然氣進口減少。再加上今年的自然條件不利于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電,從而導致了歐洲在能源方面的不足。
進入冬季,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更甚。因為拉尼娜氣候引發的反常寒冷天氣,歐洲部分地區近日陷入十年來新低的氣溫。氣象預測機構Accuweathe的數據顯示,12月前兩周歐洲大部分地區氣溫較低,拉動了用電需求。而據Maxar天氣臺預測,在未來半個月內,歐洲南部和中部還會出現更冷的天氣。
但是,歐洲天然氣庫存一直偏低。歐洲天然氣基礎組織GasInfrastructureEurope的數據顯示,10月冬季取暖季開始時,歐洲國家和英國的儲存站點庫存率僅占75%,到12月初已降至約63%。
法國咨詢公司EngieEnergyScan負責人表示,自11月初以來,歐洲的天然氣存儲量減少了141億立方米,同期五年的平均減少量為11.1億立方米。
與歐洲相反,今年冬季美國比往常更暖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12月11日至15日,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高于正常水平。商業氣象預報公司Maxar的氣象學家表示,本月有望成為美國自1950年以來第三溫暖的12月。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美國12月氣溫偏暖,該國公用事業公司儲備的天然氣庫存,可能在一兩周內達到并高于正常水平,將是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高于標準值。
截至目前,美國本土平均天然氣產量為966億立方英尺/日,有望打破11月所創的紀錄新高。路透社預測,歐美天然氣價格差距,將使美國液態天然氣出口接近歷史高位。
“北溪-2”再擱淺
面對當前的能源嚴重短缺,一些國家已經采取了應急措施。例如,意大利、德國等國為低收入家庭提高了政府補貼,西班牙政府則要求限制能源價格以及電力價格。還有許多國家希望可以得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別國供應。
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連接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卻再次擱淺。上周日,德國新任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Baerbock)表示,俄羅斯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目前還不能啟動,因為它不符合歐盟的能源要求,而且仍然存在安全問題。
這對能源本就匱乏的德國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為此,德國民眾痛斥貝爾伯克稱,德國外長應該捍衛德國的利益。不少德國民眾認為,叫停“北溪-2”的確會讓俄羅斯付出沉重代價,但歐盟同樣好不到哪去,稍有不慎,歐盟就會面臨能源危機。
市場信息服務公司ICIS天然氣分析主管湯姆·馬澤克-曼瑟(TomMarzec-Manser)分析認為,一些歐洲能源交易員曾認為,“北溪-2”今年冬天有望向歐洲輸送部分天然氣,但貝爾伯克的表態暗示了這條天然氣管道可能還要繼續推遲,導致市場做出反應將價格推回高位。
眼下,能源危機對整個歐洲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倫敦能源經紀人協會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麥克唐納認為,由于能源成本過高,英國一些行業可能在今冬面臨停工風險。對于數以百萬計的英國國內能源用戶來說,這場危機可能預示著天然氣和電力廉價時代的終結。
而能源供應商則面臨著停擺的風險。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通常以固定價格提供長期供應合同,歐洲一些小型能源供應商往往無法將較高的采購成本轉嫁給客戶,其存續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很大程度取決于歐洲冬季有多冷、能源價格漲多久。
關于能源的價格還要漲多久,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安光勇認為,天然氣的價格并不會一直暴漲或保持高價位,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日益增加的新再生能源,比如風力、太陽能、水力等等。甚至是帶有風險的能源,比如核能發電,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全球的能源供應。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
- 衛生間如何進行清潔消毒?北京疾控:要注意4個環節8個方面
- 上海發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萬億元
- 上海:去年科技信貸授信規模1583億元,科技保險助力科研穩發展
- 中國癌癥防治十大建議發布 公眾應改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
- BINF hair spa與資生堂一道探索高端養發之路!
- 九牧王再度驚艷巴黎時裝周,匠心打造東方男褲美學
- 云南省省級課題開課論證會在長水教育集團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