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積極拉動鋰電產業鏈延伸 加大鋰電企業金融服務支持
新余高新區已匯聚了66家鋰電、新能源企業,形成了包括鋰鹽、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其中,鋰鹽年產能達15.95萬噸,占全球的25%、全國的39%,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車鋰電池正極原料生產基地。
近日,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1年江西省“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江西新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新余高新區)企業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基于5G+MEC智慧鋰電工廠項目獲評“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工廠。
走進贛鋒鋰業,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這家2000年成立的企業,從一家鄉鎮小作坊,通過政策培育和自身努力,如今成為中國鋰行業首家上市企業,市場份額占全球半壁江山。在諸如此類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新余高新區正在開足鋰電馬力,讓其成為創新發展的“主戰場”。
龍頭帶動,鋼城變成鋰電之都
驅車穿行新余高新區,可以感受到這里處處洋溢著新型產業帶來的活力。揮舞的機械手臂、忙碌的智能生產線、高精尖的科技產品、現代化的管理……在新余高新區的企業中看到的場面,顛覆了人們對于制造業的印象。
歷史上,新余是一座傳統的工業城市,尤其與鋼鐵有著不解之緣,是座名副其實的“鋼城”。從鋼城到鋰電產業重鎮,新余和新余高新區做了什么?
時間撥回到2018年,當年4月,新余市出臺了《促進贛鋒雅保龍頭拉動 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三十條措施》。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里的鋰電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如今,贛鋒鋰業鋰鹽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15%,國內產能的25%,是國內最大、全球第二大鋰鹽供應商;金屬鋰產能約2000噸,約占全球產能的35%,國內產能的55%,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供應商。
依托贛鋒鋰業、江西省金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鋰科技)、江西東鵬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東鵬)等龍頭企業,新余高新區已匯聚了66家鋰電、新能源企業,形成了包括鋰鹽、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其中,鋰鹽年產能達15.95萬噸,占全球的25%、全國的39%,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車鋰電池正極原料生產基地。
當前,國內三大鋰鹽企業新余市占有兩個,在鋰電產業,這里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金鳳棲梧,一批優勢產業項目紛紛進駐。
新余高新區企業江西匯億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閏生說,在上游其能與贛鋒鋰業、金鋰科技等公司進行合作,原材料需求有保障;在下游,他們在電池組裝上能與江西京九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進行合作,確保客戶需求,大大節約成本。“下一步,我們計劃投入約2.6億元新建數字傳能中心和擴建第二條電池生產線。屆時公司年產值有望突破5億元大關。”吳閏生說道。
新余市積極拉動鋰電產業鏈延伸。三年來,先后在廣東、上海、西寧等地舉辦了9場鋰電產業專題招商推介會,引進江西高航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炳昶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等鋰電池企業落戶新余高新區。為支持鋰電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新余市設立了5000萬元的鋰電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鋰電企業金融服務支持。
“產業鏈上相對較弱的是中下游。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打造鋰電高地的要求,把鋰做透,有針對性地在引進正負極材料、電池電芯和PACK等項目上下功夫,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新余高新區鋰電新能源產業園黨委書記孫濤介紹。
打造“研發飛地”,柔性引進人才
能夠啃下鋰電新能源產業這塊“硬骨頭”,新余高新區的最大底氣來自人才。
新余市是江西西部的一個人口小市,長期以來,受經濟發展水平、區位條件、生活配套條件等因素限制,高端人才引進難、留住難是困擾人才工作的一大難題。園區企業贛鋒鋰業在寧波建立“研發飛地”的做法,無疑是個大膽又有益的探索。
2015年,贛鋒鋰業進軍下游的鋰電池行業。但鋰電的安全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為了爭取到領域內頂尖專家許曉雄博士的青睞,贛鋒鋰業除了給予其高管職位、高薪待遇、股權激勵外,還在寧波成立了“研發飛地”,由許曉雄組建研發團隊,致力于固態鋰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
新余高新區及時總結推廣贛鋒鋰業建立“研發飛地”的做法,出臺《柔性引進人才工程實施辦法》,推行“人才+項目+技術”“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假日專家”等模式,實行組團引進、一體引進,借力“大腕物色大咖”。事實證明,一系列柔性引才方式是破解內地開發區“引才難、留才難”的有效途徑。目前,全區鋰電、光電、紡織、醫藥、精密儀器等領域的14家“研發飛地”,凝聚了各類科研人才418人,其中國家級人才5人,省級領軍人才6人;從人才學歷看,博士42人,碩士286人。
新余市也大力為鋰電企業招引人才搭建平臺,制定出臺《支持鋰電產業人才發展十六條》,先后組織企業赴長沙、重慶、合肥等地高校開展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兌現各類人才補助,推動鋰電企業與本地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通過“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形式為鋰電企業解決用工需求。
快馬加鞭,高新區將打造“千億未來”
經統計,新余高新區共有鋰電企業22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1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2021年鋰電產業完成營業收入92億元,上一年同期57.8億元,同比上升59%。
“到2025年,新余高新區將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建設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形成一批在江西省或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主導產業集群、產業基地,構建多業并舉、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現代化產業發展格局和‘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力爭進入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前70位,成為國家高新區第二方陣‘排頭兵’,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喻國杰說,2021年全區在建重點鋰電產業項目共計12個,項目累計投資額116.6億元。包括省級重點項目3個,市重點項目7個。項目涵蓋了鋰鹽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鋰電池電解液生產、鋰電池制造、鋰電池回收利用多個方面。
技術創新高歌猛進,產能擴充快馬加鞭。據了解,2021年上半年,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贛鋒5萬噸鋰鹽改擴建項目、贛鋒電子1億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項目、贛鋒鋰電投資20.8億元建設的年產20億瓦時高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已實現全部投產。以上三個項目的投產,每年將為全區新增近100億銷售收入,增加稅收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200余個。
不僅如此,江西東鵬年產2.5萬噸鋰鹽項目8月份實現項目點火試產,進一步壯大鋰鹽產能;贛鋒鋰電二期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進展迅速,當前土建工程已完成75%;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三元前驅體擴建項目、江西中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等都在按計劃快速建設中。
據了解,到2025年,新余高新區鋰電新材料產業力爭實現工業增加值28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主要通過招商引資組織實施13個重點項目、完成項目總投資約230億元。全行業規劃引進、招聘、培育各類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產業工人約30000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部分保險公司推出隔離險 理賠卻存在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兒童打鼾、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睡眠障礙將損害身體健康
- 8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俏妃經期護理緣何成為女性剛需
- 預防大于治療,俏妃經期護理喚活女性生殖健康自生力
- 俏妃經期護理憑何為女性健康筑起防火墻
- 檳榔產業發展峰會展開,問道九五之尊品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 黑龍江科技招商大會大慶專場舉行 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大事件 | 松偉官宣高圓圓為代言人,疊加億級高鐵投放
- “網紅”隔離險買易賠難?是營銷噱頭還是真保障
- 百億私募巨頭林利軍屈身道歉表信心,“少數”投資人為何不買賬?
- 雅居樂擬18.44億元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26.66%股權
- 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時隔九年,娃哈哈再做醬酒,這次能成功嗎?
- 2025年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將初步形成
- 銷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速增長
- 一張滑雪票蘊藏無限商機:冬奧會點燃冰雪消費
- 綠城服務盈利增長不及預期 野村將其目標價由12.5港元下調13....
- 銀保監會規范銀行服務市場調節價管理:劃出五條紅線
- ?17家酒企上榜2021年綠色工廠名單
- 麥當勞在推特上發了一個手勢,要痛失韓國市場了?
- 衛生間如何進行清潔消毒?北京疾控:要注意4個環節8個方面
- 上海發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萬億元
- 上海:去年科技信貸授信規模1583億元,科技保險助力科研穩發展
- 中國癌癥防治十大建議發布 公眾應改變多種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強服務傳統企業
- 螞蟻集團股票有哪些?相關螞蟻集團股票龍頭一覽
- Buck電路原理
- 時間繼電器原理圖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車烤漆!臺系極凍酷凌電源拆解
- 電視機工作原理
- 光源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