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成渝地區不斷完善區域路網布局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

2021年6月28日9時19分,D1758列車從瀘州站、G8796列車從自貢站緩緩駛出。這標志著經過4年多建設的綿瀘高鐵內自瀘段順利開通運營,瀘州、自貢兩市邁入高鐵時代,成渝雙城經濟圈所有地市實現高鐵全覆蓋。

70年前,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主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在這片土地上正式通車;70年里,這條鐵路見證了從時速不足50公里的老式火車到時速350公里高鐵的變遷;70年來,西南地區從成渝鐵路500公里起步,已發展成為1萬余公里的龐大鐵路網。

不斷建設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優化旅客服務與保障,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人民至上,在鐵路建設主戰場上展作為、當先行,奮力攻堅克難,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貫川南:半小時交通圈

“以前我和朋友去成都購物約飯,都要提前幾天規劃,有時還要在成都住宿。自從我們自貢通了高鐵,當天就可以往返,比以前方便多了,而且高鐵座位舒適、服務好。”在自貢站候車大廳,等候出行的許女士說道。

20世紀50年代末,內宜鐵路首次將鐵軌延伸到千年鹽都自貢;60多年后,自貢人民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鐵。設計時速250公里的綿瀘高鐵內自瀘段沿線共設有7站:內江北、內江東、白馬北、自貢、富順、瀘縣、瀘州,線路開通后從成都到瀘州最快僅需1小時28分鐘。在這條高速鐵路線上,動車組飛馳而過,鏈接起“甜城”內江、“鹽城”自貢、“酒城”瀘州,形成川南半小時交通圈,大大方便了成渝雙城經濟圈輻射范圍內川南各城市人們的出行。

“給乘客帶來最佳的出行體驗,是我們鐵路人最大的心愿。”自貢站黨總支書記江宇仁說,“綿瀘高鐵內自瀘段通車后,我們更要回應好人民對我們的期待,積極做好旅客出行服務。”

針對通勤人員和游客,自貢站與旅客集散車站采用無縫銜接換乘和靈活時刻表,確保下車旅客隨時可乘公交進入市內;車站與《自貢日報》、自貢電視臺等媒體搭建良好溝通機制,遇列車晚點、停運或加開,第一時間向自貢市民播報,保證旅客“不誤車、不白跑、不滯留”。

雙城協奏曲:新列車新服務

每日早8點,趕來成都東站乘坐“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乘客絡繹不絕。“以前覺得成都和重慶相隔遙遠,往返要花上幾天。現在有了高鐵,當天就可以來回。”從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到2006年遂渝鐵路通車,再到2020年12月24日“復興號”動車組首次在成渝高鐵投入運營,成渝雙城通行時間已從13小時縮短至62分鐘。

高速列車不僅拉了成渝兩地的時空距離,也充分發揮成都、重慶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對鐵路沿線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成渝經濟區一體化,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為沿線旅客提供快捷、安全、大容量的現代化軌道交通服務。成渝城際“復興號”動車組投入運營以來,每日開行動車組30.5對,累計發送旅客1000余萬人。

成渝高鐵提速,兩地商務通勤、旅游出行和探親訪友旅客明顯增多,乘客對高鐵服務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2021年6月25日,時速350公里“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帶來了無障礙車廂、座位盲文標識、自動售貨機、新型座椅、車廂頂部29寸寬屏電視、變頻空調等一系列新裝備。

成渝城際“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列車長介紹稱:“相比老式普速列車,動車組列車乘務員如今更加專業化、標準化。把服務做好、做精細,乘客才能對出行滿意,才能配得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稱號。為進一步提升旅客乘車體驗,重慶客運段積極組織乘務員學標準服務用語和禮儀,模擬各類乘車環境,加強對新型智能動車組設備培訓,增強乘務員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客運段加強乘務員培訓,引入了“一聲迎好、一句問詢、一杯茶水、一句歡送”的“四個一”準則以及當好旅客“小翻譯”“小護士”“小導游”的“三小服務”,滿足旅客個化乘車需求,為出行營造出家的感覺。

三地一日達:新蜀道不再難

2021年12月21日,隨著最后一根鋼軌穩鋪設在無砟道床上,歷時6年的鄭渝高鐵鄭萬段全線鋪軌貫通。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鄭渝高速鐵路鄭萬段全長818千米,設有18個車站,設計時速35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橋隧比超過90%的復雜險峻山區高速鐵路,包含小三峽隧道、梅溪河雙線特大橋、澎溪河多線特大橋等高技術難度項目。

鄭渝高速鐵路鄭萬段開通后,鄭州到重慶通行時間將大幅縮短,與成渝高速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共同構筑成渝雙城經濟圈快速鐵路通道,進一步完善中國西南地區快速鐵路網,促進中西部地區互聯互通,串聯四川、重慶、河南三省市軌道運輸能力。

對于如何在鄭萬段生產建設中保障作業安全和線路質量,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工電段認真謀劃、高標定位,充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聚焦“建管合一、一次達標”目標,嚴格把關各段生產建設質量。細化建設清單86項,根據各段地質條件和環境的差異,編制新線介入監管指導書21個,建立工程質量驗收“一書一圖一表”48個,提前介入驗收人員秉承“一點不能差,差一點不行”的理念,對標技術標準,嚴控設備質量,在川渝地區復雜的地質構造中全力打造鄭萬精品工程。

“過去生產現場安全都是靠高強度人力巡查,很難保證零隱患。”重慶工電段副段長黃子說,“自從引入了信息化、科學化管理手段,電子監控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在各作業段實施標準化生產流程,有效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確保職工人身安全和項目施工進度。”

以縱橫的鋼軌為“線譜”,以飛馳的列車作“音符”,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奮筆疾書,描繪新時代西南鐵路新“樂章”。集團公司認真貫徹國鐵集團黨組部署要求,堅持“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的工作思路,努力把黨史學教育成果轉化為昂揚斗志,引領西南山區鐵路建設步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關鍵詞: 成渝地區 區域路網 雙城經濟圈 高鐵全覆蓋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