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資訊 > 正文

青海發布10件生態環境領域案例 聚焦耕地污染等突出問題

日,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省生態環境廳向社會發布涉及生態損害賠償、公益訴訟檢察兩大領域10件生態環境領域典型案例。這些案件既是執法司法機關聚焦水環境污染、耕地污染、非法開墾草地、超標排污等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也是落實“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法治理念的警示教材。

這10件典型案例包括海東市某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破壞草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黃南州某企業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植被死亡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海西州某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超標排污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果洛州久治縣某道路建設非法采石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海北州某工程有限公司違法排放廢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果洛州達日縣黃河流域非法采砂破壞草原生態修復行政公益訴訟案、海北州祁連縣某供熱公司煤塵污染生態環境治理行政公益訴訟案、海東市農用殘膜土壤污染生態環境整治行政公益訴訟案、西寧市城東區廢棄機油污染整治行政公益訴訟案、海南州興海縣采砂廠水污染生態環境整治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等。

其中,2021年11月18日,海東市互助縣生態環境局發現,某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規劃手續和施工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對項目區域內的206畝土地表土進行清理外運,施工過程中未經批準破壞了56畝草地。2021年12月10日,海東市林草局與賠償義務人簽訂賠償協議,確定賠償費用總計26.2萬元,由賠償義務人以替代修復的形式自行異地修復。

2021年9月10日,祁連縣生態環境局發現,某工程有限公司承擔國道338線某段改建工程混凝土拌合站項目時,私自修建溝槽、開挖滲坑,將生產廢水非法排至滲坑中,造成土壤污染。最終,祁連縣生態環境局與某工程有限公司簽訂賠償協議,該公司以替代修復方式開展生態環境治理,修復金額為18.21萬元,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編制方案并實施。

2022年1月,海東市檢察院發現,該市多個鄉鎮在種植農作物時大量使用農用薄膜,但殘膜未按規定及時回收、處置,造成大量白色污染。3月,海東市檢察院會同該市多個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專項整改方案。相關單位共投入1047萬資金全力推進專項整治,清理、回收、處置農用殘膜6804噸,白色污染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關鍵詞: 生態環境領域案例 耕地污染 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 水環境污染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