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入加速轉型期

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新能源發電在電網中占比不斷提高,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安全穩定控制等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情況。而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迫切需要,也呼喚構建功能更加強大、運行更加靈活、更加具有韌性的新型電力系統。


(相關資料圖)

近日,在華北電力大學2023新型電力系統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提出,當前,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電源特性的轉變與地域發展差異等問題亟需引起重視。

■■新型電力系統

面臨多方面轉變

從新型電力系統的基本特征看,與會專家指出,其電源結構、電源定位、電源形式、電源特性等都發生了轉變。

“在電源形式方面,多種電源形式并存,新能源集群、風光水火儲一體、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氫能、新能源+水電、新能源+荷+儲能等多元開發新模式將不斷涌現;在電源特性方面,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風光電源的間接性、波動性將使電源出力特性更加復雜多變,未來需要性能穩定的新能源品種。”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員周煥生指出。

在新能源逐步成為主體電源后,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將更加突出。周煥生進一步表示,數字電網或將成為承載新型電力系統的最佳形態,發揮資源優化配置作用,促進源網荷儲協調?!半娋W的結構將由現在傳統的大電網互聯,向‘主干網+中小型電網及微電網’的柔性互聯形態發展,形成清晰合理、分層分區的輸電網結構,配電網也將具備更加高效的靈活性和主動性,儲能負荷開放接入和雙向互動?!?/p>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要素和顯著特征,儲能的接入給電網的安全和調度運行都帶來挑戰?!耙虼?,儲能的規劃、調度與控制技術也是當前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難題。目前,國內儲能成本較高,服務于單一對象,經濟性和利用效率低;儲能作為電力新系統的新元素,面向對象眾多,但與各個對象之間的業務與交互關系模糊,缺乏完善細致的運行策略和結算機制;儲能智能化輔助決策能力不足,運行和控制依賴于人員的調控,增加了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和職責?!痹颇想娋W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院研究院專責翟蘇巍表示。

■■城鄉電力系統建設

各有側重

農村和城市地區電力系統發展的地域差異,也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今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構建農村清潔能源體系,需要大規模發展分布式新能源并網,但當前農村電網的資本化水平和數字化水平與這一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爱斍耙颥F代化農村電網方向轉型,除了面臨供電負荷的增長外,還有規模化的分布式能源接入帶來的問題。農村電網覆蓋面比較廣,人員運維比較困難,新能源的承載能力較差?!睆V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覃惠玲指出,“具體來說,‘十三五’期間,我們雖然對農村電網做了升級改造,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戶均容量、電網供電可靠性指標等基建方面。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不僅要求農村電網助力鄉村產業發展,還要全面服務生態目標,構建農村清潔能源體系。”

這些都對電網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覃惠玲認為,未來可通過智能化提升、農村配電網感知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提升,以及數字賦能等打造農村現代化電網。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辦公室處長程序表示,隨著“雙碳”目標下新型能源體系的深入推進,我國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走綠色發展道路期間的輪廓也逐漸明朗,亟需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引領,支撐傳統能源體系綠色轉型。

“對此,以數字化低碳城市電網為基礎,可以在電、氣、熱、油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基礎上,推進多能互補和電能替代,逐步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在源網荷儲全要素方面,開展技術、機制和模式相關創新,促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背绦蚪ㄗh。

■■示范項目

提供借鑒經驗

對于現代化農村電網后續建設,覃惠玲認為,國家對現代化農村電網建設方向提出了要求,但仍然缺乏具體的量化指標。她建議,未來要鞏固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也要逐步縮小不同地區的農村電網平均供電水平差距,同時提升農村網架水平和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提升農村電網的數字化水平和電氣化水平。

根據各省區資源稟賦、建設基礎等情況,南網也正在布局一批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有序推進省、地、縣、園區四級示范項目建設。其中,在分布式光伏并網示范方面,為解決隨著城鎮、農村等建筑屋頂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帶來的配電網末端電壓高、諧波、三相不平衡等問題,貴州建設了六盤水羊場鄉柔性配網示范工程,采用交直流同桿架設、臺區柔性互聯、分布式光伏+儲能、有載調容調壓等技術,取得較好效果?!绊椖繉嵤┖?,年平均停電時間由0.17小時/戶縮短至0.12小時/戶、電壓合格率由99.91%提升至99.94%,中壓線路自愈率由50%提升至87%,分布式光伏消納率達70%以上。”周煥生說。

在綠色低碳方面,據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市場營銷部資深工程師何嘉興介紹,作為全國第一批低碳試點城市,廣州搭建“穗碳計算器”微信小程序、“穗碳”電碳大數據平臺、“穗碳”工業綠色金融平臺、廣州市產業園區信息化服務平臺、“穗碳”綠色低碳服務平臺等,互聯政企產融各界的低碳需求與供給能力,以數字賦能各界應用場景。

在儲能方面,翟蘇巍認為,儲能的運行控制應進一步考慮電網、用戶多方協同。“儲能參與電網調節,也應該有更多的交易機制。與此同時,應充分發揮儲能一站多用、分時復用等功能,提高利用率?!?/p>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