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資訊 > 正文

(身邊的變化)湖北遠安:“小微濕地+”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天剛蒙蒙亮,湖北省遠安縣舊縣鎮觀東村村民王述桂就拿著鐮刀來到了“蝦稻共作”田里。他要把田里的雜草除一除,順帶看看經過小微濕地治理后,稻田里小龍蝦的長勢如何。

遠安探索“小微濕地+”助力鄉村生態振興(資料圖)。遠安縣委宣傳部 供圖

遠安是全國首批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遠安在湖北省率先探索“小微濕地+”建設,先后建成各類小微濕地建設試點100余處,走出了“生態美”和“百姓富”的新路徑。

小微濕地是生態系統較為穩定的小型濕地,如河灣、溪流、洲灘、堰塘等。“與大型濕地不同的是,小微濕地與人們距離更近,發揮著很多大型濕地無法替代的生態功能和生態價值。”遠安縣濕地處規劃建設部部長李潔說。

“蝦稻共作”是遠安探索“小微濕地+生態產業”的重要方式。“稻田為蝦提供浮游生物等天然餌料,蝦的排泄物和殼又為水稻的生長提供養分,這樣生產出來的蝦、稻品質俱佳,經濟效益自然不錯。”觀東村黨支部書記黃文平說。

遠安縣舊縣鎮觀東村的“蝦稻共作”田。孟艷 攝

黃文平介紹,啟動小微濕地治理后,當地通過疏通河流、池塘和稻田的水系,然后種植沮草、水芹等水生植物,起到改善水質、美化環境的作用。

今年,觀東村的邦學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小微濕地治理種植的稻田達618畝。“僅觀東村的蝦稻共作基地就可畝產小龍蝦200公斤以上,畝產生態優質蝦稻米300公斤以上,每畝平均收入達4500元。”黃文平說。

遠安縣河口鄉雙坪村有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小灣組,名叫山岸子,過去曾是“臟亂差”的代名詞。遠安通過“小微濕地+環境治理”,營造淺灘和生態護坡、種植綠植等方式,改變生態環境。

“截至目前,我們整修清淤堰塘3500余立方米,修建生態環保溝渠1000米,達到了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目的。”雙坪村黨支部書記黃桂芳說。如今的山岸子已成為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和美家園。

遠安通過“小微濕地+”打造美麗鄉村。遠安縣委宣傳部 供圖

此外,遠安縣還積極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實施“小微濕地+生態旅游”。在遠安縣鳴鳳鎮花園村,當地打造的小微濕地景觀迷人,盛夏時節荷花綻放,吸引眾多游客,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李潔表示,下一步,遠安將繼續推廣“小微濕地+生態產業、生態旅游、環境治理、科普宣教”等模式,釋放生態紅利,帶動區域生態經濟發展,也讓民眾更便利地體會親近自然的樂趣。(完)

關鍵詞: 湖北遠安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